浅谈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1 09:53:42

浅谈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的考试是一门艺术.如何搞好考试?还应费一定的心思。下面我谈谈学生在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对策。

一、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

(1)解题速度较慢。①对方法的选择较慢,熟练度不够;②计算常出问题,导致时常验算,比较费时间;③当所有的方法都不简单时常犹豫;④与难题死磕,不能灵活转化或者特殊值法。

(2)考试时不能保证良好的心态,急躁,不够冷静,缺少耐心,容易浮躁,出现低级失误,一激动就出错,一遇到坎就心慌,大脑空白,影响后面答题。

(3)审题不全,漏掉信息或者不能完全读懂条件,对于细节的部分不注意,做题时不能很好的回应题目,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爱钻牛角尖。

(4)思路不严密,会而不全,解题步骤有遗漏,喜欢跳步,不够规范,不够细致,不清楚得分点,只重视答案,忽视过程。

(5)对于新题型反应慢,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不能灵活的转化为常规问题或者是初步的翻译得到初步结论。

(6)错过的题目还会继续错,对错题重视不够。

(7)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

(8)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9)一味求快,盲目追求速度。

(10)不重视基础,选择填空准确率太低。

(11)书写太差,卷面不整。

(12)对选考题重视程度不够,简单题不能做到快速准确做答。

(13)看着都会,眼高手低,下来都会,场上发蒙,缺少落实。

(14)解题没有规律性的解法,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

(15)体力跟不上,几十分钟后效率下降,精神不容易集中。

(16)不能保证一次成功率,依赖于检查。

二、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1)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数学概念、基本知识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需要正确理解概念,正确、灵活运用概念、公式解决数学问题。在这方面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作了很大努力,但考生对数学概念、基本公式的掌握仍不理想。

(2)基本运算能力不过关。运算能力的考查在本卷中占有一定分量,但由于运算不过关,导致不能正确地作答的情形在考生中十分普遍。从阅卷情况看考生的计算能力仍显薄弱,今后在教学中仍需加强。

(3)数学思想方法理解不深刻。数学思想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尤其12、16、20、21题将三角函数、递推公式,直线、圆锥曲线、函数的单调性、导数积分、不等式等知识综合进行考查,需要用到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突出了能力立意。但有的考生由于数学思维不深刻,致使无法完整解答。

(4)解题缺乏规范性。试卷中有不按要求作答的;有解立体几何题建立坐标系叙述不完整的;有解概率题没有叙述只写算式的;有结果不化简的等等。

(5)应试技能太欠缺。遇到选择题中难度稍大的题目也不舍得先放一放,结果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解答题的求解,造成解答题求解不理想;最后两个解答题不知道把第一问的分数先挣到手。

三、措施与对策

(1)归纳梳理知识网络。函数、导数、数列、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等,这些既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而且常考常新,经久不衰。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围绕上述重点内容作重点复习,保证复习时间、狠下功夫、下足力气、练习到位、反思到位、效果到位。“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网络图,总结要打破数学章节界限,把握好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与融合。

(2)确保“常模问题”过关。高考有绝大多数题是“常模”题。我们的老师不断讲,学生也在反复练。但每次考试很多学生还是栽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理清解题思路,细化解题过程,这就是确保“常模”题过关的要领。

(3)重视错题病例,实施亡羊补牢: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有时会暴露我们的知识缺陷,有时会暴露我们的思维不足,有时会暴露我们方法的不当。毛病暴露出来了,也就有治疗的方向,提供了纠错的机会。纠错重在落实,落实不好,搞题海战术,拼命做题,期望以多取胜,但常常事与愿违,以前做错的仍然出错。

(4)加强计算能力培养,为提高“一分”而努力。高三数学的复习效果,最终显化的是一种解题的能力,解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复习的成败,如何提高解题能力?建议老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试题,要把近三年高考试题分类,要研究每一个板块常考考题类型、难度,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复习选题要注意典型性、层次性,重点班也要注重综合性,教室上课要起到模范作用,除了分析解题思路外也要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书写,每一节课至少要规范书写一道大题的解题过程;第三,训练要注意效果,每周的训练要把套题训练与小题训练相结合;第四,许多同学知道方法,计算错误而失去多半分数,所以要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

(5)注重规范化训练:细节决定成败,解题必须规范。答题时必须按高考要求去答,不规范,会做的题可能没分,每个解答题都被扣掉1~2分,全卷就会丢10多分,在高考题目简单时更为突出。

总之,形成于思,毁于随。要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 下一篇: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