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示范性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的培养

时间:2022-08-21 09:11:35

浅谈示范性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的培养

摘 要:要推动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地实施, 切实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师是关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生力军。注重培养教师的师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教育 教师素质 素质培养途径

国家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充分体现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创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了非常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先决条件。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体现形式。

1.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素质体现。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第一表现,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对学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以身作则。拥有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良好的思想文化内涵和修养,反映出教师本身处事态度和处事方式,同时,也能映射到学生身上,从而让学生慢慢地养成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另外,爱岗敬业,热爱高职教育,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进取心,坚定的事业心,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2.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素质体现。知识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既有本学科专业知识的丰富性和熟练性,又有与本学科相关领域知识的多样性;既能准确传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很好地理论结合实践;既有学校知识,又有社会知识。教师较高的知识水平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保障。由于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促使许多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法,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知识需求、技术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使得高职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扩展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专业适应能力。

3.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素质体现。主要表现在教学科研实践创新等方面。⑴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往往是教师能力的直接体现,是指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的能力,包括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堂的组织和设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新颖生动的课堂组织和设计,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让更多的学生能更多地更灵活地选择学习。相反,“葫芦装饺子――有货倒不出”,只空有丰富的知识却不会表达或组织,课堂呆板乏味、沉闷枯燥,令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老师知识即使再渊博也不会受欢迎。⑵科研能力。产、学、研相结合是当前对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教师通过科技项目开发,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科技就是生产力,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在生产中就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⑶实践能力。主要指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两方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即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如:模具制造、产品设计检测、机械操作、设备维修等,临场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⑷创新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知识经济竞争极为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要从思想上、意识上、知识上和技术上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大胆改革,还要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活跃学生的思维。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培养途径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表彰先进个人。学校通过制定一些表彰奖励措施,如:评选一些技术先进个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服务先进个人、师德师风标兵和优秀班主任等,激励教师勇争先进;经常组织一些政治学习活动;鼓励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体会;经常开展知识技能竞赛; 开展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座谈会;注重年轻教师学历学位的提高和他们热爱教育、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精神的培养。

2.重视实践能力教学,培养“双师型”教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在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双证书’制度、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而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技术人才为目标,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高职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培养途径如下:⑴“走出去”。教师在理论教学工作之余,应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调研各种急需人才和各种高新专业技术,了解所教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中间的差异和距离以及两者之间如何有机结合。进入企业和用人单位,了解其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了解市场所需和行业所需,教师才能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高视野展开教学工作。另外,积极参加相关专业技术方面的技能培训或进修,或者直接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进行专业和技术的更新和提高。还有,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车间生产一线进行现场观摩教学,既可以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开拓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掌握行业和专业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科技成果,让学生接受“双师化”的教育,同时,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更早熟悉和掌握未来工作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要领,从而能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⑵“引进来”。 一方面,引进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高职院校会根据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引进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比如一些高级工程师或技术骨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改进自己知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引进企业的强烈竞争意识。企业的强烈竞争意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知道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能更加努力去工作,也可以让学生更早地意识到竞争的残酷性,对将来人才竞争时所面临的压力有较好的思想准备。

3.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学校应在政策方面、科研经费方面给教师大力的支持,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鼓励教师参加教改课题的研究,积极参与课程开发、课题建设、教材编写和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的育人规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改革和加强实践环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也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巩固和提高。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新项目的开发,加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精品教材建设,大力扶持和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教改和教研,推出更多的教改成果,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结构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总结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件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本身不懈的努力,也需要高职教育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采取正确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更好地促进知识技能的发展更新,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更好地推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学强:《关于高职院校在示范校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教育与职业》,第15期。

[2]苏志刚、叶 鹏:《准确把握示范性院校建设对教师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2007.23。

张建华: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伍 曦:九江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论钢琴演奏中技能与音色的关系 下一篇:高职语文职业素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