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华女阿五》分析黄玉雪实现美国梦的原因

时间:2022-08-21 05:27:40

试从《华女阿五》分析黄玉雪实现美国梦的原因

摘要:黄玉雪通过她的自传小说《华女阿五》成为第一位在美国走红的华裔女作家。在当时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她的成功是特别的。本文将通过黄玉雪的家庭因素,她自身的美国化以及她的中华民族的内在身份来分析黄玉雪成功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黄玉雪;华女阿五;美国化;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23-01

1922年,黄玉雪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里。在当时种族歧视严重的社会下,黄玉雪经过自身艰苦奋斗,实现了华人的美国梦。她在24岁时成为了旧金山唐人街第一个拥有小轿车的人。1950年美国商业出版社东海岸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自传小说《华女阿五》,小说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黄玉雪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走红的华裔作家,成为“模范少数族裔”的代表。

一、引言

《华女阿五》讲述的黄玉雪5到24岁之间成长故事,小说是典型的美国式成功奋斗史。黄玉雪从有色人种的角度为读者描述的华人美国梦的可能性――只要努力便能成功。即使作为有色人种,美国也能给予她成功的机会。《华女阿五》之所以在不利历史背景下也能获得成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二、家庭因素

黄玉雪自身的优良品行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毫无疑问,对玉雪成长影响最大的便是父亲。在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父亲并不迂腐,他认为女孩子也应该接受教育,因为“儿子们必须有聪颖的母亲”,否则谈不上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国也不可能成为强国。因此玉雪并不像唐人街的其他女孩辍学在家,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完成的基础教育。

另外,中国的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玉雪坚强不屈,自尊自立的品格也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黄家,弟弟出生的时候,父母张灯结彩,亲戚高朋满座,而相比之下,妹妹出生时家里却是冷冷清清。此外,当玉雪提出想上大学时,父亲明确地告诉她,给黄家传宗接代的是儿子,女儿婚后是给丈夫家生儿子,传宗接代的,如果她有志要继续深造,必须自己解决大学学费等一系列问题。她为了解决她的经济危机,决定出去打工,在15岁时已经可以独立支付自己的各种花销,形成了独立自强,顽强不息的性格。这为她今后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黄玉雪自身的美国化

作为第二代华裔,黄玉雪并不像父辈那样全盘接受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她在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外面却是接受的是美国文化,美国价值观。她有典型的黄皮肤下的美国心。一方面她接受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一方面她也极力反对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一面,如重男轻女,严格的等级制度等。在美国文化的包围下,她挣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追求美国式的个人主义,最终获得了成功。 首先,黄玉雪第一次接触到美国文化是在美国的学校。美国的教学制度和华人学校完全不同。在华人学校,从教学内容到方法都很陈旧,古板。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国语、书法、作文、尺牍、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等(华女阿五 94)虽然这些对今后黄玉雪的文学创造奠定了素材基础,但是对于她的个人发展却毫无益处。与之相反,美国学校却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个人自由。如书中所示“美国小学的图画课极为有趣,学生能自由表达”(华女阿五 18)。在大学里,老师鼓励她独立思考(华女阿五 162)、发掘个人独特的才能(华女阿五 175)。不管玉雪获得多小的成就,她在白人的世界里都能得到表扬和鼓励,这为她的个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个人主义精神在美国世界里得到了肯定,这使她更加肯定自我,更加努力地去追求和实现“美国梦”。

四、中华民族的内在身份

在主流白人文化的世界里,黄玉雪作为少数族裔的存在,是不幸而又是幸运的。不幸是因为当时严重的种族歧视,幸运的又是特殊的族裔文化满足了白人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玉雪曾在比尔斯大学教务长家做过两次中国菜,一次是招待同学,另一次是招待来校演出的乐队成员和家属以及一些教师。玉雪的两次厨艺展示不仅宣传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同时也为她和白人之间的友好人际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大学期间,她发现只要是描写华人家庭的作文总能取到好成绩。在英文老师的鼓励下,她也开始发表一些文章。1945年《哈泼》杂志主编、纽约出版家伊丽莎白・劳伦斯约请黄玉华写一本有关她在旧金山唐人街成长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华女阿五》得以发表的原因。正是中华民族的内在身份使得黄玉雪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白人世界里取得了成功。

五、结语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黄玉雪的成功并不典型,但是却很特别。作为第一个在美国走红的华裔作家,黄玉雪的成功跟她自身顽强不屈,自立自强的性格不可分割。她拥有的这些优良品格与她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结合体的双重身份使得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机遇,最终实现了作为华裔美国人的“美国梦”。

参考文献:

[1]黄玉雪.华女阿五[M].张龙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上一篇: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说起 下一篇:浅析毕淑敏小说中的女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