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问”字文章 引导学生质疑

时间:2022-08-21 04:58:42

做好“问”字文章 引导学生质疑

【摘 要】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而善问是学好数学必备的品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问”字文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乐问’”。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进行质疑的习惯,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从而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质疑 品质 想问 会问 乐问 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引路石,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古人云:“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是提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来说,提出的问题也各有层次。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做学习主人的乐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呢?我对以下几方面做了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问”欲望

要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要善于创设情境,巧设疑难,引发动机,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高质量的“疑”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能使学生学起来乐趣无穷。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旧知不能解决新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产生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可以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面对问题……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并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此外,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质疑。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l”的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备的线绳。折出它的1/3来,折好后,让同桌的同学比较长短。当学生比出长短后,我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有的学生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线绳的1/3,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我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并让学生把各自的线绳拉直再进行比较,得出:各人自备的线绳长短不一,单位“1”不相等,其1/3也不相等。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乐于提问题。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二(4)班有3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报了一门兴趣班,参加写作兴趣班的有18人,参加数奥兴趣班的有23个小朋友,那么两个兴趣班都参加的有几人呢?当学生碰上这样的题目时,心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一个班一共只有30人,怎么可能有182341人呢?心中的疑问就带领着他们探索、研究,不仅很快解决了问题,还让学生们在乐趣中体验了成就。

二、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提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以渔”。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所以教师首先做好示范,教给质疑的方法。

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或提出一些新颖的设疑题,制造认识冲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心中产生疑团、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探索的疑境之中。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把123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不断交换位置,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组合后的各个数仍旧是3的倍数。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心中存在疑问。这样水到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开端。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未有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质疑,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上质疑,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从课题上质疑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后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高质疑水平。如:学生在学习“分数基本性质”时,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联想到我们过去学的商不变的性质,想到它与分数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点?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不但揭示了知识间的在联系,而且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焦点处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从而研究出解释途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在小组合作中也是如此,各小组主动找出学习中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小组间相互质疑、相互研究的形式让学生们独立解决。使每一位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把意见收集起来进行汇报,在小组代表汇报的前提下其他同组成员可以补充完善。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高质疑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多种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加强训练,循序渐进,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增强信心,激励学生乐于提问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起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下让他把要提的问题,要讲的话说给老师听。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以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时,用短除法求解为72。有的学生提出:“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能否用36×2或24×3?”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有的认为正确,有的认为是巧合。”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这位同学勇于质疑的精神,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短除法分析:2×2×3×3×2=36×2,2×2×3×2×3=24×3。因此,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探索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更为简洁的算法,即:用其中一个数去乘另一个数独有的质因数。这时,又有同学提出:“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12,所以(36×24÷12)就是最小公倍数了。”同学们又一阵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两个数的乘积除以最大公因数就能求出最小公倍数。这样,学生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到最佳解题思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知识热情的同时,提高了他们释疑的信心,使他们乐于质疑,从而树立起创新的自信。

长此以往,有的学生会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而遭同学嘲笑,对自己能否提出问题也产生疑问。针对这些现象,首先教师应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质疑问难的勇气,逐渐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一旦学生报出了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作出合理的评价。教师要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视作珍贵的礼物,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教师要经常启发诱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刚开始时,学生的提问不可能马上提到点子上,这时不要急于求成,可让学生从模仿、提出小的问题入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编出口诀后,教师问:“口诀‘二九十八’中的18是怎么来的?”“‘三九二十七’中的27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谁能像老师这样也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因为可模仿,学生纷纷举手:“‘四九三十六’中的36是怎么来的?”“‘六九五十四’中的54是怎么来的?”这样,通过模仿提问题,使学生尝到提问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知道了课堂上提问并不是教师的“专利”,从而鼓起再次提问的勇气。

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更新观念,将质疑引入课堂,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之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道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了。

上一篇:嘉德20周年庆典秋拍圆满落槌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