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规范化培训在外科住培医师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1 04:41:28

腹腔镜规范化培训在外科住培医师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规范化培训在外科住培医师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奥林巴斯微创培训中心进行腹腔镜培训的住培医师(包含专硕规培)40人,举办4期培训班,每期培训10人,每期培训10天,平均每人每天培训6小时。培训内容包括腹腔镜基础理论学习、手术观摩学习,模拟箱操作训练,腹腔镜下动物组织 (猪大肠) 操作训练。在培训过程中对体外模拟箱操作训练和腹腔镜下动物组织 (猪大肠)操作训练进行培训前、后考核,用以观察腹腔镜规范化培训下的培训效果。结果:外科住培医师在接受培训后,完成转移瓶塞、拾取瓶塞、剪手套三角、缝合与打结等操作的培训后用时比培训前用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临床实践 腹腔镜 规范化培训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4211C07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0-02

2015年度医改热词仍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建立全国统一的住培制度,实现临床医师水平同质化,成为解决医改众多矛盾中的一剂“良方”。我院作为全疆首批部级规范化培训基地,逐步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外科住培医师通过腹腔镜规范化培训方面也形成了一套培训经验。

作为微创外科的技术核心,腹腔镜外科技术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1],占用医疗比重小获得了外科医师、患者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但由于该项技术对外科医师操作技巧要求非常高[2],故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价值。我们结合腹腔镜外科医师“学习曲线”[3],通过腹腔镜模拟培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奥林巴斯微创培训中心进行腹腔镜培训的住培医师(包含专硕规培)40人,共学办培训班4期,每期10人,每期培训10天,平均每天训练6小时。培训人员平均年龄28(26-32)岁,其中男性32人,女性8人;普外科专业19人,泌尿外科专业15人,妇科专业6人;既往均无腹腔镜经验。

1.2 培训方法及步骤

1.2.1 腹腔镜基础理论学习

采用视频及现场观摩式的集体授课形式,授课时间为2天,其内容包括腹腔镜技术发展史,腹腔镜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腹腔镜手术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及腹腔镜器械的日常维护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外科适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常见病种,明确手术适应症及并发症,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各种腹腔镜器械的使用,腹腔镜下“分离、结扎、缝合”等手术技巧,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进一步区别与传统手术的差异。利用视频教学的优势,反复观看手术录像,熟记手术操作步骤和细节。

1.2.2 体外模拟箱操作训练

在模拟训练箱中,遵循渐进式模拟操作训练,主要是模拟人体腹腔镜手术的环境,依靠显示器成像进行手眼协调操作,做到器械使用熟练、定位准确。训练时间为4天,同时进行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包括:转移瓶塞、拾取瓶塞、剪手套三角、缝合与打结训练。

1.2.3 腹腔镜下动物组织 ( 猪大肠) 操作训练

通过体外模拟箱操作训练考核合格学员进入此阶段,培训时间为2天。在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下,对动物组织(猪大肠)进行切开、缝合与打结训练,可以真实的再现手术环境。以两人为一组,“术者与助手配合”训练模式,轮换进行。方法是将猪大肠固定在平板上并置入模拟箱中,启动腹腔镜监控系统。操作者双手分别持钳、剪刀,将肠管剪开或离段以此训练“切开术”。然后把切开或离断的肠管进行缝合及打结,将持剪刀的手改为持针器训练缝合打结。合格标准为腹腔镜下3分钟内缝合一针并打3个结。通过2天的时间完成该阶段内容的训练,同时进行考核。

1.2.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SPSS 19.0处理,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培训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P

2.结果

四期培训班均顺利完成,达到预定的培训目标,所有培训学员均合格毕业。与培训前相比,四期培训学员接受培训后,完成转移瓶塞、拾取瓶塞、剪手套三角、缝合与打结训练等同样的操作用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3.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在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已得到广泛应用,为微创诊疗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为了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提高病人诊疗的安全性,外科医师应首先经过腹腔镜模拟器的训练。对于外科住培医师来说,具备腹腔镜操作初级技能是住培期间必须具备的。然而,传统“传、帮、带”培训模式周期长,如何进行高效科学、系统地针对腹腔镜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培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通过举办四期外科学住培医师腹腔镜培训班,利用集中授课,强化训练的培训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住培医师理论知识薄弱,临床操作机会欠缺的不足。

首先,腹腔镜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培训的基础,只有了解和熟悉腹腔镜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认识腹腔镜设备和基本手术器械才能更好的实际操作腹腔镜[4];通过视频录像观看手术演示,才能了解常见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腔镜下解剖特征、手术入路及腹腔镜器械使用时进行分离、结扎、缝合等手术技巧。

其次,体外模拟箱操作训练是腹腔镜培训的关键。腹腔镜外科手术对术者的外科技能要求甚高。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其区别在于:视觉焦点差异,触觉感知差异,手术器械构造差异,手眼协调差异、手术团队配合差异等。外科住培医师通过转移瓶塞、拾取瓶塞、剪手套三角、缝合与打结训练能够较好的熟悉乃至熟练掌握腹腔镜主要器械的不同握持方式,适应手术器械的杠杆操作原理,逐步适应双手触觉改变和视觉二维平面感的转变[5]。

最后,腹腔镜下动物组织 ( 猪大肠) 操作训练是培训的升华。我们在进行动物组织 ( 猪大肠) 操作训练前,记录外科住培学员完成考核内容的成绩与培训后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运用腹腔镜系统对用动物组织(猪大肠)进行切开、缝合与打结训练,能够基本完成模拟腹腔镜手术下的各种操作,从而达到比较真实的训练效果。在应用价值方面,不仅缩短了培训时长,增加了培训强度,满足了学员真实模拟操作的愿望[6],更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模拟箱训练的单调乏味。虽然腹腔镜下动物组织操作训练无法达到活体动物实验的效果[7],但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培训成本。在本组资料中,培训前模拟箱的各项考核用时的标准差较大,分析原因是为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包含外科住培医师和专硕规培研究生;阶段性培训结束后,各项考核用时均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操作技能接近,标准差值相差不明显。

因为腹腔镜模拟训练是基础训练,是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必备前提[8],因此诸如气腹训练、放置套管、各种止血设备的使用等技能还需更进一步的培训。但是就此次腹腔镜培训经验来看,该腹腔镜规范化培训在外科住培医师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Miskovic D,Ni M,Wyles SM, et al.Learning curve and case selection i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systematic review and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analysis of 4852 cases. Dis Colon Rectum. 2012; 55(12):1300-10.

[2]Flemming Bjerrum,Jette Led Sorensen,Ebbe Thinggaard,et al.Implementation of a Cross-specialty Training Program in Basic Laparoscopy[J]. JSLS. 2015;19(4): e2015.00059.

[3]黄小虎,蔡小勇.腹腔镜初学者如何缩短学习曲线[J].微创医学,2012,7(2):194-196.

[4]杨飞,湛海伦,卢扬柏,等.重视腹腔镜下动物组织模拟训练在腹腔镜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2):10-13.

[5]钱峻,汤黎明,朱杰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团队配合[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9):781-783.

[6]Stein S,Stulberg J,Champagne B.Learning laparoscopic colectomy during colorectal residency:what does it take and how are we doing?[J].Surg Endosc.2012;26(2):488-92.

[7]Celentano V.Need for simulation i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training[J].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2015;7(9):185-9.

[8]Bardakcioglu O,Khan A,Aldridge C,Chen J.Growth of laparoscopic colect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of region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over time[J].Ann Surg.2013;258(2):270-4.

作者简介:

王文光,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防治。

通讯作者:

木拉提・热夏提,男,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防治。

上一篇:临河区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下一篇:过重学业负荷对学生健康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