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时间:2022-08-21 02:17:17

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经筛选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的脑卒中患者;②年龄≤75岁;③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病程在6个月以内。共选入140例患者。其中男80例,女60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7.81±1.58)岁。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患者,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干预组实行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培训成立由专业护理人员所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无偿的社区健康管理。在患者出院前、出院后的第1、3、6个月,通过自我评定的方式,利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比较干预前后量表得分,分析总结患者的生存质量。(1)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制定社区健康管理方案。出院前、出院后的第1、3、6个月对患者进行整体效果评价,包括饮食用药、睡眠情况、心理状态、测量血压、血糖及血脂等项目,并根据个人健康方案,针对性讲解脑卒中相关疾病指导与自我护理知识。不断建立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依据患者个体,按需给予必要的帮助。(2)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规范:针对脑卒中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原则,包括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糖尿病的饮食与用药规范、高血脂的饮食原则、中医情志护理等。规范内容简单易懂,不可过于复杂或专业化。让患者及其家人真正懂得如何在家中自我护理,促进疾病康复,预防脑卒中的二次发生。(3)实施定期随访:患者在住院期间由经培训的护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咨询。出院1周后及时电话随访,了解相关健康状况。1个月后社区上门随访,做好健康指导管理工作,并耐心解决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每季度举办1次病友会,请专家做专题讲座,讲授脑卒中的一般知识、自我防治、自我监护、自我康复等知识和技能,普及社区家庭健康护理。(4)心理情感支持:定期为患者做心理情感咨询,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减少患者因情绪异常而丧失康复的信心甚至引起抑郁的发生。鼓励患者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自身价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组织患者交流会,请自我保健、自我护理好的患者进行经验介绍,互相交流经验体会等,增进患者与健康管理人员之间的友谊与联系。(5)康复训练指导: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选择力所能及的生活内容进行训练。自理能力较好者,鼓励让其自己完成吃饭、穿衣、洗澡、步行等日常活动。自理能力较差者,家属协助其完成复杂的生活活动,同时应做好肢体功能相关康复训练。

1.3测量工具及评价指标

SF-36生存质量量表是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对身心健康进行综合测量,一种多目的、简明的健康调查量表。其中包括36个问题,8个维度,即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3]。量表填写采用自填法,让患者自己进行评价。对文化程度低者或肢体乏力等无法填表者辅以个人访谈。所有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前1周进行干预前评定,实施干预后进行评定干预后效果,并将干预前后情况进行评估比较。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前后SF-36得分比较,见表1、表2。从表1可知,患者出院时两组间SF-36生存质量量表中的8个维度均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具有可比性。从表2可知,两组患者经过干预6个月后SF-36中的8个维度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140例脑卒中患者干预前后SF-36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中可知,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相比较,SF-36生存质量量表8个维度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

引起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脑卒中后可导致肢体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受限;②脑卒中后可导致言语不清,患者沟通交流与社交活动受到影响;③脑卒中后患者常伴有心理障碍,引发焦虑及抑郁情绪。针对上述的原因,我们在社区健康管理干预中采取了下列措施。首先全面评估每一位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确定健康管理方案,同时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规范,为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指导,促进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受限程度,并提供脑卒中相关知识,预防二次复发。实施定期的随访,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一方面增加患者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自身价值,能够愿意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另一方面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可以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减轻焦虑程度,避免抑郁的发生。从表2中可以得知,脑卒中患者在干预后生存质量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8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充分说明了社区健康管理有利于改善并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3.2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表明社区健康管理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4]。所以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康复与防止二次复发存在密切关系。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完善健全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提高其生存与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萧蕙 包庆惠 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上一篇:颈动脉粥样斑块健康管理方法 下一篇:煤矿机电设备协同健康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