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斑块健康管理方法

时间:2022-09-21 03:25:38

颈动脉粥样斑块健康管理方法

颈动脉是人体最浅表的大动脉[1],颈动脉出现粥样斑块能体现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同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及时检测、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并为该病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对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2]。为了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其进行健康管理的方法,我们对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和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66例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和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66例健康人。我院将16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设为观察组,将166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72例,其年龄为32~76岁,平均年龄为(49.35±5.48)岁。其中,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22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28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36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62例,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18例。在对照组中,有男性体检者96例,女性体检者70例,其年龄为29~73岁,平均年龄为(52.46±6.17)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观察指标

详细询问研究对象的疾病史、治疗史,着重了解患者是否发生过体循环栓塞事件。使用超声诊断仪对研究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检查[3],分别检测其两侧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MT)、颈动脉的内径(D)以及心脏舒张期及收缩期的血流速度(Vd、Vs),其中,患者IMT、D、Vd、Vs的指标越高,表明其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程度越严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检测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右侧IMT、左侧IMT、右侧D、左侧D的指标与对照组体检者右侧IMT、左侧IMT、右侧D、左侧D的指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右侧Vs(cm/s)、左侧Vs、右侧Vd、左侧Vd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表现

我院通过对观察组中的16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进行检查可知,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其颈动脉血管的内膜出现了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其大部分颈动脉血管内膜出现规则性增厚,小部分动脉血管内膜出现不规则增厚,其大部分颈动脉血管内膜伴有钙化,小部分颈动脉血管内膜未出现钙化,其两侧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3讨论

本次研究中的16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或血管损伤,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健康管理十分重要,对其进行健康管理的方法是:①为其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为每位此类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有无吸烟史以及饮食习惯、服药情况、是否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等,以便根据其具体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同时要及时了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督促其尽快改正。②进行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定期为其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以及为其发放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有关的健康知识手册,使其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等。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平时对患者的表情、态度、言谈等进行观察及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不同患者的心态,并根据其年龄、文化修养及家庭背景等对其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临床上的治疗和护理。④进行饮食、运动及用药的健康管理:指导患者合理地膳食,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多进食蔬菜和水果,尽量少食用高油脂及动物内脏等食物。指导患者要严格控制其食盐的摄入量。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进行慢跑、快走及做操等,每天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但要嘱咐患者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每天要按时服药,杜绝擅自更改药量及更换药物的行为。要及时告知患者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的措施。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常会累及患者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4],如脑动脉、冠状动脉、主动脉等。有研究指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患者的年龄、血压、血糖等因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与其患有脑梗塞也具有紧密的联系。该病一般多发生于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中。该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颈动脉的分叉部位,其次是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的起始段,这可能与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剪应力有关[5]。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包括为其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进行饮食、运动及用药的健康管理等。有研究表明,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预防其并发其他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两侧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MT)、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的血流速度(Vd、Vs)、颈动脉的内径(D)等指标进行检测对判断其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其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

作者:梁金彩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

上一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下一篇: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