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辨

时间:2022-08-21 02:02:02

【前言】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师生关系的优劣,将会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无形的放大和自觉的延续。今天的教育民主就是明天的生活民主,今天的师生平等就是明天的公平公正。 二、是尊重激励而不是粗暴简单 教育实际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师生交流,这种交流应该是一种充满...

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辨

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着曲折,人类摆脱了“神性”的牢笼,却又掉进了自己挖就的“物性”陷阱。当“经济馅饼”大行其道之时,功利主义便在教育领域登堂入室,作为教育文化的产物,本应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遭到了无情的绑架,情感缺失、思想隔阂、方法简单、紧张对立成为常态,显性和隐性的冲突使之出现理性的迷失。虽然几代学者在这一领域一再发声,但时至今日,对师生关系再次进行哲学思辨仍显得十分必要。澄明视域,厘清观点,师生关系方能走上正途,教育才能走向理论自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出,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劳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育的对象。”作为教育的载体,新时期应该努力建构民主平等、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兼顾社会规范,协调个性发展。

一、是民主平等而不是礼法森严

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师道尊严”并没有因为封建制度的废弃而渐行渐远。相反,它却附着在我们的血脉中而代代留存。“”至今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民主、平等在教师和学生间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师虽然脱去了礼教的袍子,但封建意识和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教师的威严、专制和绝对话语权,借着应试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形成了对学生精神钳制和身体控制的客观现实。作为一种亚文化,教师的专制是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之上的,其出发点是职务使然而非个人价值取向。在这种文化里,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进行平等对话,无法真正享受教育民主和人格尊严。功利主义派生出来的等级观念和专制作风在深深地侵害着教育的肌体,腐蚀着学生的灵魂。

西北师范大学李瑾瑜教授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老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这充分说明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平等、交往与活动时的作风民主所构成的和谐文化之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消除中国文化血统中的封建残余,使学生培植出真正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崇尚公平,坚守公正,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提升。

师生关系的优劣,将会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无形的放大和自觉的延续。今天的教育民主就是明天的生活民主,今天的师生平等就是明天的公平公正。

二、是尊重激励而不是粗暴简单

教育实际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师生交流,这种交流应该是一种充满人性、积极和谐的人际互动。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精神的鼓励。悦纳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拥有同情心,努力创造充满人性关怀的生态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充分的安全感,产生信任感。在这一教育环境下,学生才能精神自由,思维活跃,积极面对知识,感受人格魅力,觉悟精神价值。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享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教师只有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尊严感。”如果教育附上了功利性,教育变成了沉重的负担,教师的身心受到了持久的伤害,那么教师便会失去优雅,缺少了耐心和爱心,情绪急躁,心理焦虑,教育方法就会简单粗暴。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教师对待学生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情感交流,多了学业压迫;少了尊重理解,多了批评训斥。学生在长期巨大的负担之下,精神压抑,身体疲惫。紧张、焦虑、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便日积月累,慢慢滋生出怀疑、对抗、逃避、撒谎、应付、攻击、自残等问题行为和一系列的心身疾病。

有诗人说过,“教师是在孩子的心灵上绣花的人”。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和激励便不能唤醒孩子的自尊与自我教育。教师应该用充满人性的教育手段,激励、引导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三、是心理相容而不是情感对立

人本主义教育流派认为:“师生关系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和谐团结、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罗杰斯还提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三个要素:真诚(Realness)、接受(Acceptance)和理解(Understanding)。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中就包含着师生的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保证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融,是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心与心的吸引,品与品的浸润,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必须建立在共同活动的意义与目标之上,它是以师生彼此对共同活动的动机与价值观的一致为前提的。体现为师生之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感情融洽,互相理解,相互信任。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心理上承认、赞同、信服教师,才能够遵从教导,模仿言行,接受暗示。

如果教师的心中缺少了爱,便很难带着爱心去践行教育民主,普洒教育之爱。需要春风化雨,需要润物无声。任何不民主、非人性、急功近利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和消极体验,都会催生师生间的心理排斥和情感对立,使目标疏离,价值怀疑,劳动低效,精神压抑。本应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还会滋生仇怨,产生冲突,造成事故。

教育也是慢的艺术,需要持久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心。教育是较高境界的精神活动,触及到灵魂的深处。心理相容就避免彼此对立,进而和谐合作,获取真知。

四、是共同发展而不是强调片面

“学生主体性”的提出,对于突出学生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一观点的提出,实际上已经从哲学层面打破了平衡,使教育走向了片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观点又将这一缺陷推向了极端。过度管理、野蛮管理、长期的超负荷劳动等造成了对教师身心的极大伤害,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居高不下。教师的工作,既应是一种奉献,也应有一种收获。既然是一种付出,理应有一份回报。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都应该得到尊重与保障,任何损害教师尊严,忽视教师权利的行为都是片面的、短视的和有害的。因此,“共同发展”这一课题必须成为应有的教育理念并得以落实。

所谓“共同发展”,就是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和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共同发展”理念呼唤重视“教师发展”。理想的教育应该既能使教师得到物质的保障,又能使教师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升华。在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得到管理者、学生以及家长的关心和理解,教师的工作应该得到社会的真正重视和真切尊重。职级评定、绩效考核、医疗保险、休假进修等一系列权利能够得到保证。教育,应该让教师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精神自由,身心健康,敬业爱岗,拥有希望,能够感受到充分的职业幸福感。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应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二者应该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共享文化,共获发展。因此,教师被作为“蜡烛”传统喻像已经成了狭隘和落后,“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应该转变成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成长。

五、是价值传导而不是信念摧残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发展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核心是人类美德的传导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树立。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不仅需要教师拥有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还需要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为,教师的举手投足,无不渗透着其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积极的教师形象,能够使人类社会所有优秀的文化导向学生的心灵,使之觉醒、成长,更富有美德和智慧且深信不疑。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确立起积极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把仁爱、和谐、自由、民主、公正和感恩等人类美德深植于心,来指导科学发展,创造物质文明,共享社会和谐。新时期的教育应该站在高远的视界上,以人性化的手段着力培养学生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这个过程是以师生关系为载体的,要依赖于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得以完成。“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形象凶悍、态度粗暴、方法简单,那么师生之间产生价值疏离和情感对抗,师生关系就会走向消极。消极的师生关系,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传导。因为,教师的每一个有问题的教育范式都会传递着有悖职责的价值理念,功利、自我、专制、贪婪等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就会渗透进学生的灵魂,撼动着学生的价值观,民主、兼爱、诚信、务实、责任、规范等优秀品格也会离孩子们越来越远。

信念的确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摧垮往往只需要一瞬间。真正的教育需要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促进学生心灵的觉悟,保证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人生需科学发展。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和诚心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去摇动他们的心灵之树,拨动他们的心灵之弦。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将会化为乌有,也会走向反面。历史证明,当教育为了单纯的技能和纯粹的物质时,教育就会制造出片面发展的功利主义者,教育就会成为制造灾难的机器。

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生成不同的师生关系。建构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必须远离功利,科学发展;倡导民主平等,促进和谐共生;塑造健康人格,促进终身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呼唤新型的教育文化。新型的教育文化应该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用科学的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走出迷失,走向理论自觉。

基金项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课题“五年制高职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课题批准号:B/2012/07/038)。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

上一篇:追索人本德育的教育之梦 下一篇:由“无效”作业引发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