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味觉失灵是何因?

时间:2022-08-21 12:27:19

老年人味觉失灵是何因?

我父亲今年68岁,上个月得了一次重感冒,吃了不少药,现在感冒痊愈了,但突然感觉味觉失灵了,吃东西咸淡感觉不明显,身体并没有其他不适感觉。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江西南昌 顾涌

顾读者: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总抱怨饭菜不香、不合口味。甚至有食不知其味的感觉。俗话说,“鼻闻香臭,舌尝五味”。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信息,是靠舌面上密布的细小,称为味蕾的味觉细胞来传递的,再经大脑皮质味觉中枢产生兴奋,由反馈环路神经体液系统完成整个味觉的分析活动,但是有的人在进食时,口中会有异味感,或者不进食口腔内也觉得有异常味道,这常常提示可能得了某种疾病。

一般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味觉退化又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一般来说,年纪大了,舌和味蕾的味觉神经末梢就会萎缩、衰退,味觉自然会逐渐减退。味觉退化可大致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和情绪有关,客观原因则主要影响与味觉有关的颅脑神经,从而引发味觉衰退。味觉突然丧失是病,而病理性的味觉退化或丧失大多是突发性的,而且有些人还伴有嗅觉失灵等现象。此外,口腔或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都会导致味觉改变。

一般来说,女性在45岁,男性在55岁以后,约有2/3的味蕾开始萎缩,味觉功能逐渐降低,因此,人进入老年后,味觉丧失是很普遍的情形。缺锌也是老年人味觉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食不知味的老年人可多吃一些锌含量高的食物,如牡蛎、扇贝肉、香菇、白蘑、芝麻酱、猪肝、山羊肉等。中医认为味觉失灵是脾胃气虚引起的,健脾补气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草鱼、荔枝、韭菜、芥菜,以及薏仁米、扁豆、陈皮等。

老年人吃东西没滋味,往往喜欢往菜里多放盐,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障碍。因此,老年人应少吃盐。那么,该怎样合理解决老年人进食无味的问题呢?老年人对酸的敏感度退化较慢,一点点酸味即可吃出味道,可以用柠檬汁或醋调味,酱油含有钠的成分,可以替代盐,同时,沾在食物表面的酱油可直接刺激味蕾,满足对咸味的需要。避免口味加重:要戒烟,烟味的刺激会使人的味觉、嗅觉受到抑制,从而影响食欲。人进入老年后,味觉丧失是很普遍的情形,可一旦出现突发性的味觉改变,应当引起重视,有必要去医院做一次检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病吗?

最近我去体检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请问这是不是一种病?该怎样治疗或预防?

广西南宁 冯婷

冯读者:

若体检无其他疾病,其他方面正常,只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那只需在饮食上进行调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患者,特别是肥胖者,更要加以注意。不吃纯糖食品及甜食;少吃动物肝脏及其他内脏,特别是对动物脑、蟹黄、鱼子等要限制摄入量: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多吃茄子,木耳、大蒜、茶叶、鱼类、洋葱及海带、植物油等降血脂类食物,多吃鱼类、禽肉、瘦肉、大豆及豆制品等。

上一篇:警惕老年人甲亢的特殊症状 下一篇:“小高帽”赢得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