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22-08-21 12:02:11

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填鸭式"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简单论述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与指引作用,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意识培养

【中国分类法】G623.5

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持有的思维方式,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它是整个创造性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也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质和核心。而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教育承担着为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打基础的任务,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概述

创新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关于创新能力目前还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效果最终表现形式的主要评价标准为:首先,某项数学成果有其相对领先意义,并同时拥有一定的创造性;其次,该成果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正在或将来对某领域起到促进作用,拥有一定的实际社会价值;另外,能够通过重新操作对原有的数学问题做出相对更加理想的解决办法[2]。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又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是指在外界引导的前提下或自主领悟出来某种思维方式的过程,从而在此问题上找到自己的思维路径,进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可见,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悟”,而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

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新事物或新形象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同时要克服思维惰性,利用不固定的思维方法,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或别具新意的观点,或是利用新的思维方法解决了前人尚没有解决的问题[3]。从教学角度来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比对象则是学生自己,如某学生采用自己之前尚未掌握的新方法解决了某一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

1.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正确选择情境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色彩,更重要的可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望程度,进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4]。要科学地紧紧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其突出内容必须是教学的生动性,这样才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

2.多种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问的同时,使学生自主产生对问题的质疑显得更为重要。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问题的条件,如教学中可以用点拨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等[5]。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统计》一课时,例题中已经将小狗、小猴、小猪排好队,可以有以下提问过程。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知道了三种小动物各有几只。问:你还知道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学生说:小狗比小猴少,少1只。问:还能换句话说说小狗和小猴比较的结果吗?有学生说:小猴比小狗多,多1只。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学生说:是算出来的,有学生说:是一眼看出来的。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回答是:他们一个一个对齐排好了,一只小狗对一只小猴,多了一只小猴,所以小猴比小狗多,多1只。问:你还能找出两种小动物,比一比,说一说吗?学生选择了不同的两种动物,继续说着得出的结论。有学生说:小猴最多,小猪最少。因为小猴的队最短,小猪的队最长。也有学生说:是三个数中,最小的是3,最大的是5。课堂教学在有问有答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究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某一问题产生独特的见解,对其进行组合分析,并从中发现新的交结点或层次面,往往表现为直觉、逻辑、想象等不同的思维类型集合体[6]。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能够得出假设和猜测,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或新方法,并善于发现新的见解。这对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积极作用。

三、引导自主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亲身体验这一过程。即便某些学生不能解决问题,只要他思考了,再加以点拨和引导,使其掌握方法与答案,也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反,生硬的灌输某个知识点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面积单位时,若以提问的方法问:“有谁能给我比划一下你所认为的一平方分米大概是多大?”此时每位学生都会敏捷思考,甚至跃跃欲试。倘若换成灌输的教学方法:“大家可都记住了,一平方分米大概就这么大。”此时大部分学生可能记住了,但过一天或者更长时间便会淡忘。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形成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的。就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言,应在不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在不同年龄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经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并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尽可能多地使学生“悟”到其中的真谛,最终使学生对数学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广泛的学科,而课堂教学要以21世纪人才的要求为目标,从远处着眼,持之以恒,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参考文献:

[1] 孙秀琴.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讨[J]. 知识经济 2011年02期

[2] 泽仁巴姆.试论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 双语学习 2007年12期

[3] 魏玉琴.善用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8年10期

[4] 刘玉玲.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初探[J]. 吉林教育 2010年11期

上一篇:打造“三高”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高一 一节数学课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