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自主创新精神

时间:2022-08-20 10:09:35

如何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自主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常识在小学教学中显得很重要。在科学实验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在科学实验课中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一、实验内容方面

首先,实验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识的巨大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也是小学生学习动机当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其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其次,实验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也是能力形成的桥梁。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实验中有学生就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我们就帮助学生,深入探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的其它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他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的设计方面

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人,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我们要鼓励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就是他们思考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从头到尾经历实验的过程,他们的创造性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精神也会得到培养。而且,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他们也就明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实验,而不是盲目地玩。

三、实验材料方面

实验材料应该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我的做法是首先合理利用小学科学工具箱器材,因为它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其次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最后前两种方法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通过这三种途径准备的材料全部汇集起来,设立一个“材料超市”,随着学习的深入,“超市”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

四、实验方式方面

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发展学生个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创造精神也更能得到培养。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探究的勇气。鼓励一切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意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设想或者小制作要热情支持,具体帮助。这样他们在获得与众不同的成就后不但自己尝试到了实验成功后的喜悦,而且也激励了其他同学创造的积极性。最后,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应从一个实验者向辅助实验者转变,教师不能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做”、“实验结果是这样的”,而应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或者是假设。

五、实验操作方面

科学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实验全过程的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六、课外活动方面

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课外实验活动便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的实验活动多种多样,比如我们课后以开发家庭小实验为作业,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也起到一定作用。如学生在学了《物体的热胀冷缩》之后,知道了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可以把研究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的液体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作为家庭作业,有了前面生活化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作业既不难又有趣。我们还可以开展多式多样的课外实验小组。组织科学实验小组也是开展课外活动很好的方式。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多实验,还可以把这作为晚会或者活动的专项内容。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有自主精神、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评析12月22日大学英语六级听力考试题型及特点 下一篇:改进中职《机械制图》实效性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