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效果图的方式与表现

时间:2022-08-20 09:23:30

建筑设计效果图的方式与表现

摘 要:建筑设计效果图的呈现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其对于阐述建筑师设计理念,以及为业主和公众提供直观的对设计方案的认知。建筑效果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一种发展,涌现出各种方式和表达技巧,其方式的不同也导致表现效果的不同,本文意在将其当前流行的几大类进行介绍并结合它们与建筑设计表达的具体关系。

“设计,是设计者对未来建筑的创造,这种创造力积淀于建筑师的头脑之中,只有通过图、文等手段才能将设计者的创作付诸于实践。可见,设计的表达作为设计媒介,是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基于设计与表达之间这种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联,决定了在学习设计的同时必须学习设计的表达技法。”[1]如果说设计是整个过程的核心,设计效果图则是对建筑设计精髓的体现。设计效果图对于建筑师而言是表达设计构思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它与设计思维的深化和方案的演进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主要是为建筑师其本身所服务的。”[2]另一方面也能成为向业主、公众展示建筑设计的一种载体,能够把设计方案的立意构思、空间形象的气质特点以及所设计的环境氛围充分的体现出来,便于最大限度的赢得业主和评审者的认可。建筑效果图把计划中的建筑物如实的预先展现在画面上,随着数字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建筑设计效果图经历由传统到现代的一种转变。

本文将当前流行的几大类表现方式进行介绍并结合它们与建筑设计表达的具体关系探讨其在建筑设计表达上的具体用途。

1 钢笔、铅笔的效果图表达方式

钢笔、铅笔是建筑绘画中普遍的基本技法之一,也是建筑学专业的必备必备技能和造型基础,普遍以线和明暗光影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也是其他表达方式的骨架所在。就钢笔和铅笔的表现特性来讲,钢笔(图1)具有如下特点:“工具简便,携带方便,形象准确,线条清晰、流畅,图面美观,便于保存、复印,画幅有大小限制,不易修改,也对建筑师造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3]对于钢笔的画法表现,可将其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勾画形体为主的单线画法,即所谓的白描。这种画法以表现物体的轮廓及转折为主,线条流畅,明快清晰,其多作为设计师在方案过程中的推敲表现,对建筑体块转折关系和建筑轮廓以及周边环境相互联系的天际线的精准把控。其二是以表现物体的明暗色调和光影变化为主,这种画法空间感强,层次多、有较强的表现欲。有助于建筑师研究整个建筑空间的空间关系与穿插。

2 彩色铅笔的效果图表达方式

彩色铅笔使用方便,上色快捷容易,并可以用橡皮修改,有利于刻画细部。彩铅颜色渐变柔和均匀,色彩细腻丰富,易叠加组合颜色。形体着色控制准确,线条变化丰富。彩色铅笔有着较丰富的色彩变化,在笔触和线条美感与铅笔的应用基本类似,具有铅笔容易排线和铺设渐变的特征。水溶性彩铅能够产生水彩的效果,较好地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其在表现建筑形体时更加方便,利用笔尖精准刻画细部,利用侧锋可表现大的块面,同时用水稀释后又能产生晕染的效果。彩铅常在推敲性效果图的表现中做一个简易的色彩效果,或者与其他表达方式混合使用。纯彩铅在表达上不容易加重颜色,色彩在展示型表现的弱对比让整个画面具有着一定的朦胧美感。

3 水彩的效果图表达方式

水彩(图2)从西方传入我国已经百年了,是传统建筑绘画的主要画种之一,它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画面明亮,透明感强,也是专业表现技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画种。水彩能够利用颜色的冷暖关系处理主体建筑,能够根据自然光线的冷暖变化,墙体受到阳光直射的面暖,背光面冷,能够使画面对比强烈、突出。主要运用干湿结合,以干画法为主、由淡而浓,由虚而实,结合水分多次薄涂。能够表现真实的体量、光影、材质变化,对建筑主体和周边环境进行最贴近实际的再现和还原。随着其他替代物的出现,水彩渲染的缺点越发的暴露出来,不适合即时性绘画,也就不能应用于其对业主的即时汇报,但其所具有的艺术效果和魅力也是其他方式所无可比拟。

4 马克笔效果图表达方式

马克笔作为独立的专业表现工具,在方案渲染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线性的表现上,利用粗细不同的笔尖,可以完成所有的点、线、面的等所表现的形体。此外,线型的徒手勾勒,直尺绘制,线条抖动等不同方法的运用又会产生总总不同的表情。从色彩效果上来看,单层平涂容易使画面均匀、单纯。叠加使用,又会有渐变、层次感丰富的感觉。马克笔表现注重物体的固有色与材料质感,讲求明暗对比,力求和谐统一。在笔触上具有着飘逸潇洒的特质,笔痕的放松随意又会形成轻松雅致的感觉,线条的有序排列表现出一种严谨、公正的面貌。马克笔效果图(图3)的表达在今日受了十分的重视,在所有的效果方式中其最为快捷。其用途也相对广泛,可以作为建筑师其自身设计方案的推敲性表达。此外其还可以单独作为展示性表现,既能够作为方案最终效果呈献给业主或者公众,其具有着绘画的特质,画面给人呈现轻快、明亮的感觉,加之飘逸潇洒的笔触让整个画面更富有张力。

5 快速表现的表达方式

快速表现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快速的表现设计意图的方法。快速表现通常出现在设计过程阶段性的成果展现,或在时间等其他条件制约下的展示性表现,主要用于业内同行或业主的沟通交流,以使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从而加速设计进程。学习快速表现的表达方式有助于训练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熟练生动的表达能力。

快速表现在其表达的特点上要概括提炼,抓住建筑形体和空间的本质特征来表达设计意图的大意象、大感觉,在表达上突出主要信息。表现内容单纯化,各有侧重,不“求全”要求,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快速表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或侧重于设计理念的表达,或侧重形体空间组合的表现。表现手法上不拘一格,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地发挥各种绘画工具的材料的特点,以期待达到表现的最佳效果。快速表现更是一个建筑师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充分了解不同表现技法之间的特点和区别,并加以合理的运用。快速时效的独特画风,生动、潇洒、洗练是快速表现技法产生的必然结果,设计师饱含激情,果断而快速的运笔,在对同行或者业主的沟通交流之时,能够充分展示建筑师的激情、自信、才华和魅力。

6 电脑效果图的表达方式

随着数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在制图、绘图以及建模软件上的革新,对整个建筑行业制图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也使得建筑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更加多样化。在当今建筑设计效果图的表达上形成着传统与现代方式并存、手绘与电脑效果图互补的趋势。电脑效果图(图4)具有着速度快,形象逼真,修改灵活,易于复制和保存的特点。其多作为最终效果呈现的载体,主要针对于与业主和公众交流,能够给业主和公众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并且各种绘图软件之间的相互通融,常将建筑主体与环境配景上营造的更加诗情画意,具有着意境代入感,也具有着将建筑主体真实的同周边环境融合的尺度感和体量感,增强建筑师对于业主和公众的说服力。

通过对几种建筑设计效果图分类的了解,对于在不同时机、不同情景中选择不同方法的应用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每种表达方式都有着其个性所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也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既要有良好的造型基础,也要有了解和掌握最近软件类功能和应用的觉悟。

参考文献

[1]田学泽,郭逊.建筑初步(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40.

[2]孟东生.专业表现技法.建筑篇[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

[3]罗文媛.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4.

作者简介:陈福才(1977-),男,研究方向为建筑与环境。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起来 下一篇:浅谈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