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益旅游定位的思考

时间:2022-08-20 08:04:41

关于公益旅游定位的思考

摘要:2011年被称为我国的公益旅游元年,发展至今。公益旅游已然成为当下最时兴的旅游产品。首先,从旅游学的角度,其具有“付出”特性的体验内涵;其次,从民俗学的角度,公益行为以民俗现象为出发点,以民俗的本质为主要核心依据,公益旅游属于民俗旅游的范畴;最后,从伦理学角度,依据道德表达的主要目的和情感主义学派的观点,公益旅游为道德旅游。

关键词:公益旅游;定位;体验;民俗;道德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51-02

对于公益旅游的理解,如果仅仅简单地将志愿服务与旅行结合起来便可称作公益旅游,那么几千年前传教士、探险家等人的行动就已经构成了公益旅游的雏形,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旅游是在上个世纪初才开始萌芽;而系统的理论研究直到本世纪才开始,主要集中在对公益旅游的概念、分类、动机以及对旅游者的影响等方面,而鲜少有对公益旅游的本质内涵进行剖析的成果。为发挥旅游业“提升国民素质、教益人生”的作用以及进一步准确定位、构建、发展完善这个新兴的旅游产品,使之能“更好地惠及民生”,本文拟从旅游学、民俗学、伦理学三个学科的角度对其展开论述。

一、旅游学视角:体验旅游

自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体验”作为第四种经济提供物,掀起了又一轮革命。正如当年“服务”打破了实物商品长期主领市场地位的局面,“体验”颠覆的是整个时代大众的消费观。从交换过程看,它不再是通过消费换取实物商品和服务产品,而是通过消费以及“付出”自身的精力或时间等来获取一种感受,强调的身体力行、用心感受。而公益旅游从它诞生之初,就已被深深烙上了体验的标记,购买该旅游产品的旅游者动机明确,旨在“参与付出”而非观赏美景或享受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为更好地理解公益旅游的体验特性,下文将分别从公益旅游的发起者以及“参与一收获”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从公益旅游发起者的角度看,公益旅游大致可分为个体自发性和群体组织性两种。个体自发性公益旅游是指旅游者自己构思设计且以旅游为载体实施的公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全程参与、力行实践并收获感思。而群体组织性公益旅游则是指有组织的集体公益旅游活动,与个体性的量身定制不同,组织对公益旅游活动项目的选择受其组织宗旨、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判别标准。依据这些判别标准,组织甄别、提供多个公益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者仅是选择参与。就体验的本意而言,旅游者选择的项目也许并不是其自身最理想的行为模式,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但就帮扶效果而言,这种小规模化、群体性的公益行为,更符合受帮扶对象的认可和需要。

从“参与一收获”的角度看,其他体验旅游产品所谓的“参与”也许仅仅是接受消费带来的服务过程,而公益旅游的“参与”必定包含旅游者自身的付出在其中。不论是体能上的付出、时间上的付出,还是知识上的付出,该付出行为必然包含从旅游者的“己有”转移到行为对象的“他有”这一过程。以多背一公斤网为例,该网最开始提倡的是旅游者在行囊中多背上一公斤的书或者学习用具,因为风景优美地区也多为贫困地区,那些地区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不如市区的孩子。一公斤,对于旅游者的行囊来说增加不了多少重量,但集成无数旅游者努力的“一公斤”,其对当地孩子受教育机会的影响完全是可预想的;而该网并不止步于此,他们开始更加关注旅游者与当地孩子面对面的交流。不难看出,在该公益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付出”不仅仅是其财富,还有他们的时间、爱心和知识。与“付出”体验相对应,旅游者参与公益旅游活动所感知、所收获到的是一种助人的愉悦和满足感,而非“享受”型的愉悦。旅游者在意的不仅仅是通过活动获得自身的享乐感受,而是活动的利他行为是否取得理想或预期的效果,而这个效果的达成与否直接影响了旅游者对自身行为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心理满足程度。同样以多背一公斤网为例,假设参与其中的一名公益旅游者多背了一公斤心灵鸡汤的书籍到贫困地区的学校并为当地孩子展开了关于梦想的交流,而该校学生因此受益终生。那么这名旅游者在行程结束后,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程度绝对超过他以往参加的任一类型的旅游活动,而这一点也正是体验旅游,特别是公益旅游能带给旅游者最独特的一个收获。

二、民俗学视角:民俗旅游

部分人曾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会被淡忘,民俗将会淡出人们的生活圈,甚至彻底消亡。如果依据该观点,现在所谓的“民俗”,只是过去时代的民众所创造并承传至今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一旦环境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的消亡就是可预见且无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结果。事实上,民俗存在于自有人类生活起的各个历史时代,但它并非是恒静态永存,而是处于一个被不断创造、实践、传承或变异传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不仅要根据每个历史时代的特性改变研究方法,还要有选择性地扩展研究对象,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寻觅、辩证归纳那些“疑似民俗”的事物。按照美国民俗学家邓迪斯的观点,关于形成民俗的“民”,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社会群体;而“俗”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公益行为起初只是个体的偶然善行,后来慢慢被传播扩大、泛化为大众普遍认可、接受的一种个人的或集体的行为模式。而我们判断生活现象是否归属为民俗,归根结底来讲就在于该现象是否已经模式化或类型化。公益行为虽然类型繁多,参与者广且又常常不在同一个地域;但是剥开表象来看,由于行为主体的目的具有明确性和统一性,其实是一个不受地域限制的社会群体,而行为本身也遵循一定的范式并带有显著的伦理标记“善”。因此,若从民众生活的不自觉行为发展到后来的文化自觉行为这个过程来看,公益行为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且贫富分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民俗。

鉴于上述分析,将公益旅游纳入民俗旅游的范畴就有了切实的依据。民俗旅游的定义虽然很多,但究其内涵实质,于旅游供应商而言,它是以民俗事象为资源基础的一类旅游产品;于旅游者而言,它是一种具有显著公益文化特性的旅游活动。由此不难看出,公益旅游虽然冠以“公益”二字,但也确实存在着生产和消费,它是由旅游供应商提供、以“公益”这一新兴民俗事象为资源基础的旅游产品;同时也是旅游者通过消费参与的、具备公益文化特性的旅游活动。

与既有民俗旅游产品不同,首先,构成公益旅游资源基础的公益行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某个民族专有的事象,它不具备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世界各地均有人类进行公益行为,有差异的只是行为的方式、频率和程度。其次,提供公益旅游产品的也不再单单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旅游供应商,它可以是非旅游企业,甚至可以是个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助人”而非赢利。最后,作为该项旅游产品核心的公益文化也有别于以往任一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它也许早已萌芽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不断完善及形成系统文化体系的这一过程却在当代,不再是传统的“遗留物”。这三项特征虽是界定民俗旅游产品的标准之一,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在信息与交通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若再以旧的标准来进行衡量,不仅会抹去随着这一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兴民俗现象,也会掩盖公益旅游这一承载着民众智慧、由民众创造实践的活动实质。

三、伦理学视角:道德旅游

事实上,无论以何种方式展开公益旅游,都在活动开始之初便被蒙上了一层不平等的伦理色彩。因为从道德的层面上讲,每个人都应享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而“帮扶”抑或“救助”等与公益旅游活动相关的词语很明显的划分出了两个阵营:“强势方”和“弱势方”;再加之部分旅游者不纯粹的利他动机――即非完全利他行为动机,致使公益旅游在伦理讨论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首先,从行为的动机来看。一方面,公益旅游者或许并不十分清楚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大都以为自己是行善举、做好事。可事实上,潜在“善”后面的真实意图或许并没有行为者自以为是的那样高尚。另一方面,公益旅游者也并非完全的“大公无私”、“完全理性”,或许出于被迫,或许是想赚取名声,也或许不会持久,且易受到环境、事态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也即是说,即使在同一次公益行为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参与者的心理及行为表现也是有变化的。其次,在假定公益旅游者的动机是完全利他的情况下,来对公益旅游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或沟通问题,即使旅游者满怀着“善”也很有可能导致“恶”的结果。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但并不能就此全盘否定其中“善”的存在,偏执地认为这就是“不道德”,认为公益旅游应该终止。

本文将公益旅游冠以道德的名义,一方面,是鉴于道德表达的主要目的,它“不是断言某事物是某种情况,而是劝服、告诫、暗示、宣称或主张应做某事”。事实上,只要进行客观判断,我们就能得到一致的认可,那就是:公益旅游的实践行为是合理的且应被提倡的。因为公益旅游能为所需者提供福利,不论这个福利的内容是什么,都会对被公益对象产生一定程度的“善”,也会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提供助力。鉴于此,尽管在践行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如何践行是最符合道德规范的,那也仍然需要知道践行公益旅游是正确的行为方向,应该是被宣称或主张推行的,这样才符合道德表达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按照元伦理学相对主义的观点:道德是规则指导下的活动;同时,道德知识又是关于“做什么的知识,是对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和想去做的事采取什么态度的知识”。所以,我们此刻应当思考的就不该是公益旅游是否道德的问题,而是应去思考如何合理运用“道德”,让其指导完善公益旅游行为以及影响民众对待公益旅游的态度。毕竟目前公益旅游的动机和行为方式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诟病的因素,这是任何社会活动在具体实践时都无法避免遭遇的尴尬。最后,按照情感主义者查尔斯・史蒂文森的观点:道德判断因可在情感方面造成影响而有意义。所以称公益旅游为“道德旅游”,就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事实或现象做出判断;而是表达出一种赞成的态度,同时促使他人与我们持同样的态度,让民众能广泛地投入公益旅游并自觉将其发展完善。

综上,在贫富差距加大且灾难事件频发的当今世界,公益旅游可称得上是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因为产品的核心――公益民俗,有着明显的道德标记,其所强化的民族精神及最终塑造的民族品格具备一种生来的先进性,有助于人类的发展进步。同时,从层次需要的层面看,这款产品之所以能迅速进入旅游业,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独特的“付出”体验需求,带给公益旅游者对自我肯定基础上的、独有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而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旅游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上一篇:如何提高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益 下一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