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益

时间:2022-05-27 07:44:56

如何提高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益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越来越多,教师要不断学习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要学会创造性使用,才能将其用活、用好。本文结合我校的现状,谈一谈如何提高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益的几点做法。

规范使用信息化设备

本校为了规范使用信息化设备,制定并统一印制了电脑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各功能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们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填写设备的使用情况登记表,促进了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防止了学校的财产流失和提高了设备的管理,还可以及时了解电脑室的设备情况,便于学校对计算机的管理和维修。

对教师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率,需要专业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者。首先,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要做好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得心应手的使用信息化设备和信息化资源。

建立培训体系 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由校长做组长、分管信息科的中层干部做副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做成员,指导教师合理使用信息化设备;主讲人是本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基地在我校的电脑室。

制定实用的培训内容,坚持以实用性培养为原则 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有对常用软件、新系统、新设备使用方法以及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学校也会做专门的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白板的使用、网页制作等等。

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以满足不同基础教师的需求 由于我校教师的年龄差比较大,因此要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培训班分层次培训,有基础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对年龄大于45岁的老师要求参加基础班,主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软件的作用;而对小于45岁大于35岁的教师要求参加中级班,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之外,还要掌握一些简单动画制作以及网页制作,对于小于35岁的教师还要掌握新设备的作用以及一些简单的电脑维修等等,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比如:我们在培训老师做课件时,分了powerpoint、frontpage、flash三个层次的培训。

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 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形式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对于课件制作可以做短期培训班,对于新设置或新系统的使用方法可以做专题讲座,对于网络管理员的培训,学校可以送到高等院校进行学习。

通过课题,提高教育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校开展与信息化教育有关的课题研究有:《网络环境下小学情境作文研究》《小学阶段动漫教学内容拓展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计算机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等等,学校里大部分教师都参加了这些课题的研究。学校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水平,从而提高了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投入了信息化设备之后,用好它是关键。为此,学校做以下几个尝试,在教学与学习方面都取了很大的成果。

第一,在教学方面,引进与自主开发资源相结合,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上课质量。学校已引入的资源有鹏博士电子备课系统、情境作文、方生电子课堂资源库、维美教学平台、动态影像素材库、中国美术图库、新望网络教学系统、风暴网络备课系统,在心理健康测试方面,也购买了相应的软件。同时,学校自主开发了英语、音乐在线学习软件;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挑战未来”知识题库。在学校构建的大环境里,教师无论上课或备课都大量用到网络资源。这样教师都能够充分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备课和上课,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率加大,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使学生的知识面丰富。

第二,在办公方面,学校引入了多功能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校园内的“无纸化”办公;引入了OA办公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财务管理、网上报税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ILASS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财务、学生学籍及图书管理自动化、网络化、规范化,为学校提供了网络的应用环境。这种集办公、图书管理、人事管理系统、网上报税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学生评价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功能为一体,提高了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

第三,在学习方面,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里,获取校内校外各种信息,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和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第四,在培训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学校先把讲课的整个过程制作成微课,然后把这个过程挂在学校无纸化办公系统中,这样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不用受学习进度的约束。

学校在加强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率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信息化设备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辅助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 下一篇:关于公益旅游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