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性格、文化差异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0 04:26:00

浅谈民族性格、文化差异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中等职业类学校,德育课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难,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职学校德育课不好上的原因,提出了一种解决德育课授课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把不同民族性格、文化差异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了这一方法给德育课教学带来的重要作用,并简单提出了此方法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课 民族性格 文化差异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77-01

长期以来,一直担任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的教学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慢慢发现其实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存在着相当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于中职学校学生来说,德育课在高考时不是考试内容,所以学生对起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德育课的一些内容,比如《哲学与人生》等,内容抽象。对于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增加教学难度。再次,社会一些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的盛行,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我们进行教学时,学生们总会举出一些反例,增加我们的教学难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人发现:如果我们把不同国家、民族在民族性格、文化的差异用用在德育教学中,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交往礼仪的教材中有一句话:“有利于增进国际交往”,在讲这节课时,我用了一个小例子,“阿拉伯人同英国人谈话。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谈话结束时,两个人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们明白了交往礼仪的重要性,明白了交往礼仪也需要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学生在看例子的同时,想象着相应的场景,发出一阵阵笑声,活跃了课堂气氛。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本人发现民族性格、文化的差异用用在德育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的作用。

1 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学生更感兴趣,更爱学习

在讲授“个人礼仪”时,给学生提供了一段文字,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出最后的结果。“中国式的礼貌是,请别人吃饭,最后桌上一定要剩一点菜,这样才会显得主人热情,大方。但韩国式的礼貌是,如果别人请吃饭,那么就一定要吃光所有的菜,这样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所以中国人请韩国人吃饭就会出现如下场面:中国人一看菜快没了,就会叫服务员再点二道菜,韩国人一看菜又来了,为了表示礼貌,吃吧!中国人一看,哟!还挺能吃,再来二道,韩国人一看菜又来了,没办法咬着牙吃吧……”学生哄堂大笑,慢慢体会。明白了作为学生,讲求礼仪的重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增强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更爱学。

2 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对我们居住的世界更为了解

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而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和将来同其他国家民族的交往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增强知识面,加深了解。德育课在这方面应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

在讲述《哲学与人生》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时,要求学生要“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引用了冯骥才老师的一段话“曾经疆土极其辽阔的奥匈帝国已然灰飞烟灭。它使得今天的奥地利人在心理上难以平衡。他们一边感叹着往事不堪回首,一边又要矜持地守卫着昔日的高贵与尊严。这也是维也纳古城原貌得以保持的根由之一。至今,那些古老建筑依然刷着王公贵族所崇尚的牙黄色的涂料。奥地利人和意大利人在保护古城上的想法完全相反。意大利人绝对不把老墙刷新,让历史的沧桑感和岁月感斑斑驳驳地披在建筑上,他们为这种历史美陶醉和自豪;在罗马、佛罗伦萨、西耶那,连墙上的苔藓也不肯清除掉;但在奥地利,每隔一段时间,建筑要刷新一次。他们总想感受到昨日的辉煌”,用来弄清楚“同样一座小城,在意大利,必定是懒洋洋的展示年岁,让游人们来轻步踩踏,声声惊叹;在奥地利,则一定把头面收拾的齐整光鲜,着意于今天,在意于眼前(余秋雨)”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3 学习其他民族某些优秀品质,为国家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刚刚提到过,德育课教学的困难之一是现实问题的不利影响,如在讲到“职业道德”时,学生们满嘴都是“地沟油、苏丹红、三鹿奶”等等,好像这个社会上就不存在遵守职业道德的现象。此时,给学生列出一段严谨的德国人故事,学生们立刻哑口无言,体会到了职业道德的力量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事例如下:1898年,德国人登陆青岛,想把当时只有两万人的渔村,建成“样板殖民地”。他们在青岛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调集了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设计了青岛的城市规划,而先进的排水系统仅是当时城市规划的一部份。那时德国人就已经把电线设在地下,这些设计在现在看来都非常先进,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德国人在青岛建造的下水道,当时是根据二、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全长80公里,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开车,管道落差非常大,竟有6级台阶。德国造的下水道经百年沧桑,这次竟能让青岛避免了水淹的灾难。朋友甚至提到一件事,让人唏嘘不已。前两年,青岛市政府某部门发现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里有一个零件坏了,而在国内又找不到合适的零件替换。于是市政府就跟德国大使馆联系,希望他们能提供可替换的零部件。

其结果是,德国大使馆不但找到了原来修下水道的公司,而且该公司拿出百多年前的图纸,告诉青岛市政府,在那个坏掉的零部件附近的什么位置上,往里挖一点儿,就可以找到当年存放的一包备用零件,其中就有他们需要的那个零件。青岛市政府依言果真找到了那包备用零件,一安装,正合适。

“德国人的目光尖硬、冷峻、凝聚、专注,像一小块碎玻璃。这也许是他们严谨、苛刻、一丝不苟,善于逻辑思维的民族性的表露”严谨的德国人严格的遵守职业道德,而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更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要求,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遵守职业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虽然把不同国家、民族在民族性格、文化的差异用用在德育教学中,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我们在运用过程中也应注意一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点到为止,避免过犹不及。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太多,很可能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学生在过度的大笑之后,沉浸其中,忘记了记忆和反思。适得其反。

德育课不容易,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更不容易,讲述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师更为不易,希望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小窍门,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共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

上一篇:针对中职教学需求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 下一篇:关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