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控制

时间:2022-08-20 03:46:57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控制

摘 要:路基是构成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主体工程和路面的基础,它贯穿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并且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要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施工控制是路基施工期间的一项重要手段。

关键词:控制技术;施工技术;公路路基;稳定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控制技术的要求与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将受到许多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路基设计规范”和“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如何做到不使路基因人为因素而产生不稳定因素,施工控制要求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则是路基稳定的目的。要使路基施工技术处于施工控制之下,对实现设计目标的安全和顺利完成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单位已普遍认识到施工控制在施工技术中地位和作用,并在公路建设的各个专业施工技术中实施了控制。施工控制是以安全、稳定、经济为目的的一项人文的系统工程,它对施工过程的支配掌握,不使其越出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施工控制技术的资料收集和要求

路基不论是填是挖都应在施工前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收集,收集的数据资料内容应和路基填挖的所在地有密切关系,且应准确;收集内客包括气象、地质、地下水及泉眼的分布情况等。

三、填方路基施工控制技术的内容与要求

资料数据收集后应汇总整理,分析,作出对路基施工的控制计划编制,以针对挖方路基开挖阶段和路基填筑阶段的施工控制。

在路基施工期间施工控制应贯穿于各个环节中,路基填方施工中的填方控制内容有:路基中线的精度、路基填料、最佳含水量、分层压实厚度、路基填筑前的场地清理、坑穴、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软土地基的施工周期及沉降控制、高填方路堤边坡的稳定等。并对路基填料应有足够的强度要求,填料的强度在《施工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在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并按下表要求控制范围选择填科。路基填料在满足上表要求的前提下;应进行分层压实度的检测,同时满足表2的压实标准。

路基填方除控制以上内容达到《路基设计规范》和《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以外,还应重视对路基平整度、路基表面出现松散、起皮及桥台背、涵台台背、挡墙墙背的施工控制,防止路基分层的不平整、松散、起皮、及桥台背、涵台台背、挡墙墙背沉降现象的产生.要使填方路基稳定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应用施工控制技术进行各道工序的控制。

表1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

表2土方路基压实标准(JTG F80/1-2004)

四、挖方路基施工控制技术的内容与要求

挖方路基分为;路堑开挖和半填半挖两种,挖方分类则又将土、石分成两大类(《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将其土、石分为6类)。现就土、石的挖方作为施工控制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

①土方挖方的控制内容。

路堑开挖和半填半挖的路段应控制出现边坡的滑塌、地下水和雨水对开挖边坡的渗透,填挖交界处路基应控制产生沉降差异,挖方路槽下30cm的路基压实度(除特殊地质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较大滑坡,需要增做抗滑桩及锚索,锚杆等的边坡路段外)出现路堑和半挖半填的边坡发生滑塌,结合贵州的工程实例证明,发生滑塌的边坡,一般多发生在高度大于25m,地面横坡度较大的地形条件,地下水、暴雨、或泉水的涌出也都是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造成另一种滑塌的原因是在开挖时的工作面产生上缓下陡的凸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特别是当雨水、地下水和泉水的浸透边坡时极易产生较大的塌落。要使挖方边坡控制在最小的滑塌之内,就必须在开挖时严格采用控制技术对挖方边坡可能产生的滑塌进行控制,在开挖高度大于25m和地面横坡度较大的边坡时,应控制地下水和泉水对路基边坡的侵蚀,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排水措施,将水排出路基及挖方边坡以外,同时还应控制开挖的工作面;路堑在开挖时应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开挖,严格施工控制不得以路线纵向的掘进掏洞方式开挖,并控制其在开挖阶段边坡产生上凸下凹现象发生。半挖半填的路基边坡开挖也应按路堑开挖的施工控制进行开挖,自上而下逐级开挖,同时也应控制上凸下凹的现象发生,在路堑和半挖半填的路段,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截水天沟和路基以外的排水设施,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其流水的方向有无流向边坡的现象,若发现有水流向边坡的现象发生,应及时疏离。在开挖出来的土方若需利用作路基填方,则应满足表1的强度要求,开挖出来的土方不能作路基填方使用的,应根据废方的堆放地点和数量的多与少增做一些防护工程,以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并控制开挖后的路床下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应满足表2的要求。

②石方挖方的控制内容。

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高度等确定开挖方式。对于强风化岩石和软石,能用机械开挖的应尽量采用机械开挖,应控制爆破开挖。凡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岩石,则采取爆破法开挖。在爆破之前应掌握空中缆线和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及周围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分布情况,距爆破中心的距离。然后确定爆破方案。在确定爆破方的同时,必须确保空中缆线、地下管线、建筑物的安全。根据确定的爆破方案制定施工控制目标和施工组织计划。

爆破方案确定之后应按程序进行相关的施工控制:炮位设计专业爆破人员清除爆破范围内的强风化岩石打孔(或钻孔)爆破器材的检查与试验炮孔检查用药量检查装药安装引爆器材布置安全岗哨撤离施爆区至安全隐蔽的地方起爆清除瞎炮解除警戒检测爆破效果(飞石、地震波对施爆区内外构造物造成的损伤及损失)。爆破之后应及时清理悬石及影响施工区内的飞石,检查爆破区内的边坡稳定情况。确定是否还需进行爆破,若需进行二次爆破,均应按上一次的相关程序进行,不得任意更改爆破程序,并需要重新制定爆破方案,在进行二次或多次爆破时炮位选择、设计都应严格的控制。爆破的规模大小和采取的爆破方式必须控制超爆或欠爆,并对炮眼的位置、间距、深度作控制性检查。在确定爆破结束之后,应及时清理危石和爆破区内的土石,并对石质边坡及路床检查。

石质边坡应符合下列要求:边坡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凸出于设计边坡线的石块,其凸出的石块尺寸不应大于20cm,超爆凹进部分也不应大于20cm。

对于软质岩石凸出及凹进部分的尺寸不应大于10cm,否则须进行处理。路床清理完成后,检查是否有裂隙水、地下水涌出,若有裂隙水、地下水涌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水排出路床外。

爆破后的石料若用作填方使用,其粒径应满足表1的要求。

结语:

通过对填、挖路基施工控制和要求的论述,对了解路基施工控制,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安全使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施工控制技术虽然有一定的历史,但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当中的各专业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公路路基施工控制的简单论述,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使施工控制技术在公路工程建没中得到重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上一篇:关于振冲碎石桩法地基处理中泥浆处理措施的探... 下一篇:对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