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换:开启银行业创新之门

时间:2022-08-20 03:30:58

利率互换:开启银行业创新之门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启动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业务。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随即于当天完成了首笔名义本金为50亿元人民币的利率互换交易。这意味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开始逐步进入由金融创新驱动的主动的利率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时代。

主动负债管理

近期,为了“对冲”日益高企的流动性,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相继采取了主动取消一部分利率较高的大额协议存款的做法。此外,有少量的个人存款利率也在悄悄下调,甚至市场还一度风传要取消活期存款利率。

长期以来,银行业在严格的金融管制环境下基本漠视利率风险的存在,市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贷款利率上浮,少数金融机构甚至为扩大业务规模而进行高息揽存的违规操作。金融机构主动控制负债规模,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金融机构对于负债的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一系列举措,和进入2006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转型趋势有关。

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2005年12月末,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7%,增幅比上年末高2.94个百分点;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5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2.98%,增幅比上年末低1.52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回升并没有伴随信贷投放的同步增长,经济运行再次呈现“宽货币、紧信贷”的矛盾格局。

“宽货币、紧信贷”使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过度充足,因此大量资金流入银行间市场,并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不断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主动对负债进行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金融机构就会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比如说,如果按照以前的资金运作模式,各分支行高成本吸收存款后上存总行,总行再把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现在就有可能形成收益倒挂。

跟过去被动负债的经营模式相比较,银行业如今所做的主动负债管理无疑是一项可喜的进步。但是,目前银行业的做法似乎更像是一种应激反应。尽管较之于增加贷款投放、加强金融创新等其他做法,控制负债这味超乎寻常的“猛药”对于减轻银行经营成本压力不但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操作起来也要方便得多,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有专家指出,“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运行的常态。要打破这种矛盾格局,必须取决于汇率改革的进程和效果、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包括法制、社会诚信环境的改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等),以及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如果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不能适时提高,从短期来看,流动性过剩所导致的短期利率倒挂会进一步侵蚀商业银行的利润;从长期来看,则会在信贷总量收缩的同时加剧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导致金融体系效率的进一步损失。

金融产品创新

应该明确的是,中国银行业当前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源于金融体系内部的矛盾,而不是源于实体经济部门资金需求之不足。在这种矛盾的背后,不难看出银行体系内部资金沉淀与实体经济部门资金结构性匮乏之间的冲突。

金融机构对于负债的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举措不仅无法缓和这种冲突,反而会使信贷资金进一步向发达地区和大企业集中,从而导致不少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为了缓解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应尽快突破对金融机构的分业管制,允许银行合规资金进入股市和企业债市场。这个思路的实质是希望通过拓展直接融资市场空间的方式来化解银行业的负债压力。尽管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但从银行业自身的角度来看,目前阶段的腾挪空间不大。

其实,所谓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固然与金融机构“慎贷”、“惜贷”倾向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商业银行的产品类型过于单一,不利于拓展信贷市场,恐怕也是一个事实。作为类比,近年来国内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可以归功于能够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多种资费套餐。我们可以想象,向客户提供多种不同风险―收益结构的金融工具,会有助于金融机构拓展其负债和资产业务。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业完全可以尝试通过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的方式寻求出路。

进入2006年以来,国内银行业在金融产品创新的方向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2006年1月5日,中国光大银行在京推出固定利率住房贷款;1月24日,光大银行将固定利率住房贷款业务开办的区域扩展到所辖全国分支机构,并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商业用房贷款和二手房贷款;2月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深圳正式向社会推出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的业务试点。光大银行在1月5日的新产品推介会上还推出了小企业主贷款等其他几个资产类的创新产品。

避险工具创新

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在于,其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客户对不同风险―收益结构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努力,往往会面临避险工具匮乏的制约。以固定利率住房贷款为例,金融机构关心的问题是,如果一旦出现一再加息的情况,它们该如何规避风险。因此,利率风险规避工具的匮乏就是商业银行推广固定利率住房贷款最大的制约因素。

从这个角度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业务甫一推出,光大银行就及时地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了首笔5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并非为了出风头,而是因为有需要。

跟传统的金融产品相比,避险工具的主要功能是转移(或分散)资产的金融风险,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国际金融市场上常用的避险工具主要包括这样几类:

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利率或汇率波动会使得资产价格随之发生变化,而资产价格的变化则是资产拥有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就需要利用相应的工具来规避风险。期权、期货、互换等金融工具都是属于转移价格风险的避险工具。

转移信用风险的工具。转移信用风险最显著的例子是利率互换。利率互换是基于不同信用等级的筹款者在固定利率市场上的利差要大于浮动利率市场上的利差这一市场特征而设计的。通过信用风险的转移,可以使互换双方的筹款成本得以降低。当然,利率互换也有助于规避利率(即资金价格)风险。

增强流动性的工具。资产证券化便是一个能够增强流动性的工具,资产证券化能够盘活不活跃的资产用来支持新的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15日的《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推出利率互换、利率期权、互换期权等利率衍生产品。可以预见,随着人民币利率互换等避险工具的陆续推出,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创新将逐步让位于市场主导型的金融创新,进而形成金融监管与创新的良性互动。

上一篇:中美利差挡不住人民币升值趋势 下一篇:我国金融集团组织结构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