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的措施及作用

时间:2022-08-20 02:47:44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的措施及作用

摘 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排水系统由以前单一的合流制慢慢发展成如今的分流制以及合流制与分流制共存的多元化体制。雨污分流改造不仅可以使污水厂的运行更容易控制,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从而加大处理污水的可靠性,改善环境。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排水系统雨水分流改造,旨在更好地促进城市的规划以及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 雨污分流 措施 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041-02

当下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使得人们愈加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自21世纪以来,国内各大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水困难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市内涝、污水污染两个方面。排水设施落后、设计标准低、雨污合流、城市水环境污染等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良性发展,因此,对城市排水系统雨水分流改造排水系统势在必行。

1 城市雨污排水系统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雨污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排水体制、雨季淹水以及污水处理。

1.1 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的选择不当极易对城市雨污排水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未因地制宜,而盲目选择分流制是不科学的。比如,在老城区,道路宽度有限,地下综合管线繁多,错综复杂,地线空间有限,再增设一根污水管的可实施性较小,且即使埋设了污水管也会因收集不到污水而造成浪费。而在实际运用中,很多城市的截流井截流倍数很小,完全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1)雨水管管径偏小,导致下雨时雨水经截流井溢流入河道,截流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2)从经济方面考虑,建设单位不希望有较大的截流倍数。

1.2 雨季淹水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内各水系之间互不连通,雨水管道各成体系,综合利用率低,不能满足城市人民生活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以前城区小、人口少,市政管线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区汇水面积及排水量不断增大,市政排水管道配套工程未跟上,现有的部分排水管道已不能满足排水需要。(2)一些小区和单位自行建造的排水管道,由于设计不合理、不规范,建设后甚至无人进行维护和保养,年久失修,淤堵严重。部分居住区内道路标高低于市政道路标高,遇强降雨时,易造成雨水倒灌。(3)城区排水系统原有泵站规模小、标准低、排水能力不足,雨季部分路段易造成积水,且部分泵站由于修建时间较长,泵站设备老化,无法满足排水需要。(4)道路下建有多条合流管,管道混接乱接现象严重,导致排水管性质混乱,增大下游截污负荷。

2 雨污分流改造措施

2.1 改造建筑雨污合流立管,加强后期管理

国内很多城市小区内建筑排水立管未采用统一排水体制,改造形式也不尽相同。改造片区内部分建筑内部的排水管为雨污合流管,为达到源头分流的目的,应新建雨水立管对屋面雨水单独收集,同时,将原有的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规范新建建筑立管的排放方式,加强后期管理,避免出现雨污合流,实现雨污分流应从源头规范,才能减少后续改造难度。

2.2 清理或废除原有合流制管道

城市中现有排水系统大多存在比较严重的雨污混接现象,使得相当一部分污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入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实现雨污分流应基于现状管网系统实际测绘情况,对于破损堵塞严重、管网布置及雨污混接现象过于混乱的区域应废除原有系统,重新兴建雨污分流系统。

2.3 充分利用原有排水管道

对于社区和建筑物均有独立的雨、污水管网系统,社区出口雨污水均接入市政合流管的,应将市政现状合流管保留为雨水管,新建污水管。原因为新建污水管道管径较小,保留原有合流管道用作为雨水管道,可以节约工程投资。由于旧的合流制管渠经过长时间使用,以及沉降等作用会出现渗漏等情况,使得雨水能够通过渗漏补充地下水,改善局部水环境。对于社区内现状为合流制,建筑物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沉淀后,与屋面雨水一起排入合流制系统,且现状合流系统管道复杂,社区内各种管道交叉繁多,而且建筑物污水立管改接实施难度大的,应保留旧合流管渠为污水管渠,新建雨水管渠系统。

2.4 充分利用改造区内地形、蓄水构筑物以及湿地的调蓄作用

若改造区域内具有调蓄作用的低洼带、池塘、蓄水构筑物或者人工湿地的,应将新建市政雨水管与其连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其调蓄作用,减小雨水干管的长度,加快雨水的排放,有效解决城区内涝,降低下游管道埋深,节省造价,同时也有助于水体的自然循环,增加景观水量,美化居住环境,人工湿地或者池塘对初期雨水也具有净化作用,有助于提高景观水水质。

2.5 建设初期雨水管,截留初期雨水

水处理系统或新建小型湿地系统由于初期雨水携带有污染物质较大,包括经冲刷路面携带的重金属物质、从大气中携带的污染物质等,直接排入水体,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经过生物体的不断富集,会对流域水体的生物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受纳水体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雨水管渠可设为截留式雨水管,即初期雨水通过截留排入简易的初期雨水处理系统,经过混凝、沉淀、消毒等处理后再排入河道,或者将初期雨水就近排入小型湿地,经过植物截留和生物处理等作用,净化水质,再排入河道。兴建的小型湿地系统可作为小区内休闲区域,不但能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

3 雨污分流改造后的作用

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之后的排水系统能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同时也影响到排水工程的投资建设和维护管理。下面就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3.1 环境方面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城市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全部输送至污水厂统一进行处理,雨水经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河道、水体。但由于初期雨水污染较重,雨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管网,排入自然水体,对整个排水系统及城市水环境系统造成一定的负担。为了解决此问题,可建设蓄水池和大型景观水体等,暂时储存初期雨水,并对初期雨水进行简单处理,同时也可以削弱洪峰。经处理的初期雨水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之后,再排放到江河湖海或直接用于城市使用。总的来说,分流制排水系统比较能满足当今城市的需要,符合卫生要求,在国内外均被广泛采用,是城市排水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

3.2 经济性

分流制排水系统相较于合流制排水系统,处理水质为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较少,处理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和设备设施也相应较小。降雨期间,污水厂进水中含有大量并不需要处理的雨水,使污水处理的实际效率大大降低,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费。同时,由于雨水稀释进水COD偏低,使得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小于设计值,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降雨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使其恢复正常。雨污分流改造后,雨水不再混入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较稳定,不会对污水处理厂产生冲击,运行易于控制。

3.3 社会效益

雨污分流改造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工程建成后,减少了溢流混流污水对河流的影响,防治污染周围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城市排水雨污分流改造能够有效地解决近几年来我国排水系统中存在的合流、污水溢流直排等问题,从长远考虑,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同时,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也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工程,要求相关人员对目前的排水系统有详细的了解。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各个排水区域的具体受污染情况,选择合理恰当的改造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鹏.对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造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11:157.

[2] 赵丽娟,李旭峰,贾秀菊.浅析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改进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29-31.

[3] 郑敏丽,金云霄.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61.

上一篇:浅谈西宝客专RBC体系结构及其应用 下一篇:决战,啃下扶贫开发“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