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伟:从民间医生到医疗运动专家

时间:2022-08-20 02:18:41

王世伟:从民间医生到医疗运动专家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损伤等伤病,一直是困扰许多人的难言之痛。然而,在郑州却有这样一个人,既不给患者扎针,也不给患者吃药,只用手指捏那么几下,就能缓解患者的病痛。凡是经过他治疗过的患者,都称赞他有一双神奇的手。他就是著名的医疗运动专家、河南如是骨伤医院院长王世伟。在外行人看来,那是让人无法理解的“绝技”,但对于王世伟来说,那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担当。

日前,由他主持的《如是药饼灸治疗运动性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项目,已入选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从不谙世事的乡村顽童,到声名远播的杏林高手,王世伟走过了一条怎样不同于常人的成功之路呢?

梦想的一半是现实

1963年6月2日,王世伟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鸿畅乡王沟村。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家里每天都会有许多来就诊的骨伤病人,主治医生是他的爷爷王天兴,王沟村只是个远离城镇的小山村,所谓的家,也就是几孔窑洞,病床就是窑洞外的石板。等他渐渐懂事了,他才真正为这个家感到骄傲,为爷爷王天兴自豪。

老禹州的历史非常悠久,除了名闻天下的禹州钧瓷,还是著名的药都。孙思邈曾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孙思邈去世后,人们还在当地建起了“药王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世伟的爷爷王天兴才会脱颖而出。有人说,王天兴为人另类,专和药王爷对着干,治病不用药,连针也不扎。

王世伟说,他的爷爷王天兴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

王天兴本不是学医的,他自幼习武,是远近闻名的高手。为了糊口,农闲时,他到煤矿打零工,最后成了一名煤师(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师)。他曾经在井下49天,不出窑口。旧时的煤窑,塌方、冒水、瓦斯爆炸,事故不断,红伤常有,死人常见。矿井地处偏僻,又无医院,矿工受伤患病,缺医少药,只有硬挺活熬。在一次开掘井口时,王天兴发现了好几具尸骨。出于对同命人的同情,他将这些尸骨逐一捡起来,准备掩埋。整理骨架的过程中,他注意到这些骨头大多变形,骨关节裂伤,移位更是普遍,无疑是矿工的职业造成的。由此,王天兴产生了行医的想法。他希望找到一种不吃药、不扎针,不花钱也能治病的见效快的医术妙法,去解除矿工的痛苦。于是,他开始留心观察身边的病人,扭伤脖子的、闪着腰的、肩膀脱位的、砸断腿的、伤了手脚筋骨的,各自是什么症状,怎样治才能恢复正常。与此同时,他还找来大量的尸骨关节,辨认各种骨关节的大小、形状、位置,研究它们的摆列、组合、运动功能原理。身边的病人就是他的教科书,遇难矿友的尸骨就是他研究的标本,天长日久,一套捏骨正筋的崭新医术渐渐成熟了。

此后,王天兴便运用他的捏骨正筋医术,为那些受伤的穷哥们去病消痛。他在矿井上,为同伴治病;回到家里,为乡邻治病;走到半路上遇到病人,路边的石板就是医疗床,蹲下去抽袋烟就把病治好了。凡有病人,不讲场合,不讲条件,动手就医,说是试试看,手到即见效,而且从不收费。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王世伟兄妹几人从小就成了爷爷的好帮手。从上小学时起,王世伟就跟着爷爷学习蹲马步、练体力。然后还有干不完的活:上山采药,在家做夹板,帮爷爷照看病人……当时,他最怕的事就是放学,因为回家后比在学校还要紧张还要累。尤其是恢复高考后,他心里也有一个大学梦,他不想一辈子待在贫困的小山村,每天与各种伤痛纠缠。但是,爷爷缺帮手,所以,即使是在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他仍要每天回家给年迈的爷爷搭把手。日积月累的实践,他们兄妹几人渐得爷爷真传,声名鹊起。1980年起,他的哥哥和姐姐先后被中国人民郑州信息工程学院医院、总医院等聘用。哥哥姐姐们外出工作后,年逾八十的爷爷就更不离不开王世伟了。

1981年高考前夕,疼爱他的奶奶不幸病逝,已经通过高考预选线的王世伟,不得不放弃他的大学梦,离开学校,回家陪伴年已83岁的爷爷。

从那一刻起,他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在梦想之外,他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传承爷爷的衣钵,将“王氏捏骨正筋疗法”发扬光大。

从民间医生到医疗运动专家

1981年那个麦黄时节,王世伟回家随爷爷学医成了一名民间医生,走上了半专业化的从医之路。在陪伴爷爷的最后几年里,他将爷爷的半生所学完整地继承下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指法、手法,医术日益精湛。1983年,85岁高龄的爷爷去世了。爷爷虽然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遗产,但他留下的医术、医德和医风,却是王世伟兄妹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1984年4月,幸运之神向王世伟伸出发召唤之手。原来,河南省体工大队的运动员在北京训练时,有人意外受伤,经随队医生处理后伤痛仍未缓解,领队及教练便慕名找到八一队的队医王世宾。王世宾是王世伟的大哥,运用的也是“王氏捏骨正筋疗法”,那神奇的手法,真可谓手到痛除。当河南省体工大队的领导得知王世宾还有个在乡下的弟弟也“身怀绝技”时,便动了惜才之心。当时,河南省体工大队正准备举办一期400人规模的体训班,其间肯定会有运动损伤发生,队领导决定临时邀请王世伟来郑州帮忙。

4月10日,21岁的王世伟背着一只小挎包就来到了郑州。体训班是个只有7天时间的短训班,短短的7天,能给他一展身手的机会吗?体训班的学员运动量并不大,基本没出什么差错,但是,有些旧伤在身的老运动员听说队里来了个不扎针、不吃药就能给人治伤的乡下小子,纷纷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找到王世伟,让他给看看。那些运动员大多是腰部损伤,饱受病痛之苦,有时甚至还影响到训练。经过王世伟简单地推捏,他们的伤痛立即大有缓解。一时间,王氏手法的神奇在运动员中间传开了。体工大队是个“伤者如云”的地方,此前,运动员的伤病都是靠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效果不很理想,因而积攒了一大批的伤病号。7天的体训班结束后,王世伟仍被那些伤痛缠身的老运动员簇拥着不能离去。本来只是一场临时客串的短期旅行,最终却演变成了一次奔向未来的精彩长跑。

鉴于王世伟独特的疗伤手法正是运动员们所急需的保障,不久后,经请示体委主要领导同意,王世伟被体工大队正式录用。他的主要任务,是为队里优秀运动员疗伤与康复。一位昔日的乡村赤脚医生,变身为省城体工大队的队医,王世伟一时之间还真没适应。

作为队医的王世伟,他的表现并没有让队领导失望,他用那一双神奇的手一次次书写着守护运动员健康的传奇。

1984年,全国篮球甲级队预选赛,13年无缘甲级队的河南女篮终于有了一打场翻身仗的机会――那场球赛是河南女篮迎战陕西女篮,比赛的胜负决定着河南女篮能否进入甲级队。比赛接近尾声时,河南女篮的主力队员5号突然被人撞倒,双手抱膝不能站立。如果5号队员下场,河南队肯定赢球无望。面对5号队员的伤情,在场的值班医生处理不了,就在这关键时刻,王世伟被人叫到现场实施临场救治。受伤的5号运动员被抬到休息室的桌子上,王世伟运用他那神奇的手法创造了奇迹,几分钟后,5号队员的伤痛就被治愈了。当她再次出现在赛场上时,看台上掌声四起,这掌声一半是送给5号队员的,另一半是送给随队医生王世伟的。就在比赛结束前的3分钟,伤愈归队的5号队员一个中场长投,中了,赢得了宝贵的3分,最终以1分之差的优势,河南女篮成功进入甲级队。

1985年10月6日至18日,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在郑州举行,而水上项目的比赛则远在湖北武汉。作为队医的王世伟,郑州、武汉两边跑,运动员的伤痛得到及时治疗。在那届运动会上,河南选手一举拿下多枚金牌,王世伟也人誉为金牌的守护神。

为了给自己的医疗实践找到理论依据,“功成名就”的王世伟还利用业余时间修完了河南中医学院的本科课程,这为他此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世伟说,捏骨正筋的方法看似原始,其实是非常符合人体结构规律的。捏骨正筋疗法在实施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在不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前提下,把握神经、肌肉、韧带、关节所具备的功能,采用不同的手法,以调理整体和患者部位的生理机能为主,配合适应性的功能训练,都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墙内花开墙外也香

20世纪80年代,正是各类气功大师频出的特殊时期,严新、胡万林、张宝胜、张宏堡等气功大师们纷纷出山,传授各种功法,展示耳朵认字、意念猜字、空手抓钱、不开瓶盖取药丸、隔墙透视、五鬼搬运、呼风唤雨等特异功能……当时,也有人找到王世伟,说要包装他,让他“出山表演”,保证他可以赚大把的银子。王世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爷爷临终前一再告诫他们,要本分做人,踏实做事。在诱惑面前,他坚守了。

王世伟在体育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1988年,《郑州晚报》以《他们有双神奇的手》为题报道了王世伟和他的“王氏捏骨正筋疗法”。文章见报后,在新闻界、体育界、教育界和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从此,本来不对外接诊的河南省体工大队医务所,慕名求医者门庭若市。面对社会需求,体工大队门诊部于1989年开始对外接诊。对外开放不久,门诊部的日接诊量近百人左右,狭小的门诊部已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为此,门诊部几易其址,仍难满足患者的需求。

1989年9月的一天,门诊部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她既不看病,也不咨询,只是在一旁偷偷地看王世伟。那时,王世伟已经26岁了,由于忙于工作,个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26岁,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大龄青年了。事后他才知道,那个女孩是朋友给他介绍的对象,来偷偷相亲的。那个叫陈芙蓉的女孩一眼就相中了医术神奇的王世伟。几天后,陈芙蓉又专程跑到王世伟的门诊部,想让他弄几张球赛的票。爱情,就这样开始在两个年轻人之间滋长。1993年,年近30的王世伟与陈芙蓉在经历3年多的恋爱旅程后,在亲朋们的祝福声中,双双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因为事业,他收获了爱情;因为爱情,他丰富了人生。1996年7月,为了更好地发挥体工大队门诊部的专业性和社会公益性的作用,队里决定对门诊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王世伟成了目标管理责任人的不二人选。在王世伟等人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经医疗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河南体育医疗诊所。期间,门诊部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王世伟个人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2005年10月7日,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在郑州召开,来自6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代表云集绿城郑州。而此时,一位刚下飞机的贵宾被骨关节疼痛折磨着,她就是全球水伙伴主席――卡尔松夫人。

大会开幕式一分一秒的逼近,骨关节疼痛持续袭击着卡尔松夫人,她还能够走上大会主席台吗?大会秘书长胸有成竹,很快把她送到了市内的一家中医诊所。当医生把手轻轻搭在她的痛点时,卡尔松夫人心存疑惑:他就这样为我止痛吗?

第二天,这位有名的“水夫人”终于完成了预期的演讲。当她一身轻松地走下主席台时,内心被另一巨大的问号疑惑着:只用了5分钟,那位叫王世伟的中国医生就让她不再疼痛了,这里的奥妙何在呢?大会秘书长告诉卡尔松夫人,这是中国“王氏捏骨正筋” 疗法的神奇之所在,别小看这揉捏拍打,这看似简单的体能训导,却对颈椎病、腰腿疼痛、关节疾病、骨折、中风及运动创伤等有独特疗效,这正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多年来,为了传播中华传统的中医文化,王世伟主动出击,如今,他的患者朋友遍布欧亚。他就像一个辛勤的文化使者,催开了一朵朵友谊之花。从懵懂追梦的乡村少年,到为爱尽孝的仁心良医,从亦医亦农的民间医生,到声名远播的医疗运动专家,从体育医疗诊所的目标管理责任人,到如是骨伤医院的掌门人,王世伟一直行走在百折不挠的求索路上。

()

上一篇:“观音菩萨”左大玢:我的人生并不神秘 下一篇:我家的“锋刃”在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