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七都镇海外华人“标会”的始源地

时间:2022-08-20 12:32:43

温州七都镇海外华人“标会”的始源地

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公寓里,老老少少挤了一堂,从他们的口音和衣着打扮上看来,应该是中国人,更精确点就是温州人,这个是他们每个月的聚会,除了联系感情,更重要的是……

“350元!”有人出价了。

“380元!”旁边的人看了出价人一眼,嘴里嘀咕了一句:让给我吧!

“500元!”一直座在角落里的一个年轻人志在必得,他等着这一笔钱把在温州老家的妻子办过来。

成交!

这个不是我们常看到的普通拍卖会现场。是温州人在国外建立的一种叫“标会”的组织,实际上就是一种现金运作方式,付一定的利息,大家一起筹钱借给有急用的人。

七都镇的街道静悄悄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第一个外来人,那个外来人就是温州人”。这是一句被人们频繁引用来形容温州人的话,在异国他乡,一不小心,就会撞见温州人。

温州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些什么特征?为什么在交通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富甚至还很贫瘠的那么一小块地方,会生长繁衍着这么一群人,把一个本不起眼的温州建设得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这是一个疑问,记者来到了著名的华侨之乡――七都镇。

从温州做公交车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七都镇最大的村落――老涂村。3月的天气吹面不寒杨柳风,老涂村的街道旁边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整个村子很干净,但走在路上,总觉得有别于别的村落,可又说不上来,同行的老涂村村委瞿主任看出了我的疑问。

“是不是觉的我们的村子特别的安静啊?”瞿主任黝黑的脸上笑得很遗憾,但还带着一点点自豪。“七都镇的全部人口就20000多,光是在国外的就有15000左右。”

50多岁瞿主任的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人,住着500多平米的房子,他的3个孩子都在国外。

他的大儿子是在法国,出去已经有12年了,当年出去的时候一共花了人民币13万左右,家里才出了5万。到了法国后由在那里的姑姑和伯伯帮忙把钱还了,然后就要靠自己慢慢打工还亲戚的钱,至于到国外工作方面是不用担心的,一般来说人还没有到国外,工作早就联系好了,在国外的老乡也喜欢用自己人,不光是语言还交流,生活习惯相同,更重要的是万一出了什么事都有据可查。

那时候瞿主任一家还没有接触到“标会”,直到第二年女儿要去美国,家里实在也拿不出那么多钱了,才有国外的亲戚介绍进了“标会”。

何谓“标会”?

“标会”在国外的存在到现在的时间已经无迹可寻,但直到今天还存在一定有它的可取性和原因,应该说跟温州人团结互助的性格有很大的关联,新移民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时往往囊中羞涩,在资金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于是这些标会以地缘、人缘、血缘为纽带,也是成员之间的一种轮番提供信贷的活动。

瞿主任的女儿每月需要交付的会钱是350元美金,因为其中一期由她标得35000美金,那么加上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她以后每个月就要交500美金,直到付清所有的欠款。

任何一个标会都是遵循一套简单规则:由一个有经济实力的人作为会首,组织起一定数量的人,每人每月交约定数额的会钱,每期有一个人能得到集中在一起的全部当期会钱(包括其他成员支付的利息),并分期支付相应的利息。谁在哪一期收到会钱,由利息进行投标等方式来确定。

而会首投标不必支付利息,但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在每一个月,会首必须按时安排收取会钱,并把会钱本息集中起来交付该期应收会钱会员。

第二,一旦有成员违约(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未按时缴纳会钱,会首必须及时垫付这笔会钱,这样会首与违约成员之间发生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在当期应收会钱会员与违约会员之间。会首对垫付会钱承担无限责任。

一般来说,标会的会首和成员彼此之间一般相识,标会的初衷是帮助新移民,信任是建立标会的基础。

多数会员把收到的会钱用于生产和经营目的,也有像瞿主任女儿一样的情况,少数会员出于消费需要而入会,而这些因为消费入会的人“标会”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有的刚开始并不是存心欺骗,也不是钱到手了就消失,而是继续参加“标会”,等参加了二、三次后,他的经济就会出现红灯,跑路是他最后的选择。虽说会首需要垫付这笔钱,但温州人比较重情谊,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会要那月参加的人平摊,也就是每人损失一个月的当期会钱。

冒险出国只为衣锦还乡

七都镇也名七都岛,位于温州的东北面,过去四面环水,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正因此,求生存、求温饱的压力,多年来始终像石头一样紧紧地压在七都镇人心头。用他们的话说,我们不冒险、不创新、不自己为自己作主是不行的,不那样做,就没得好日子可过了。

“我们这里主要还是靠农业,但种地没有出息啊,有的连老婆都娶不上。”瞿主任的3个孩子在国外都结了婚。

而出去都是以不正当的手段――通过蛇头,蛇头几乎都是由在国外的亲戚帮忙联系好,到了目的地付费用,这样温州七都镇的人都会跟标会联系上,正因为如此也造成了一个循环,因为不用先付钱,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出去的路线一般就是先到深圳,再坐飞机到泰国,在泰国等机会,然后辗转到各国的目的地。

如此不光彩的出去却造成了七都镇人口一直呈递减趋势,政府出面干涉,效果甚微,往往是今天才找去谈话的人第二天就不见了,这种情况直到现在才有所好转。

“过去办移民很麻烦,时间又长,为了出去赚钱就只好冒险了,现在很少了,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出去的人多,途径也就方便很多,老人们可以办旅游签证出去看看,有的还可以办全家移民,去年瞿主任和老伴就去法国看孩子,因为语言障碍早早地跑回来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怎么样都比不上自己的家乡好。

现在的七都镇几乎没有20岁到4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街道边漂亮的小洋房有一半是空的,只有门前的桃花笑春风。老年人都聚在老年俱乐部以打麻将打发时间,听闻温州以后将会把七都这里作为休闲度假的中心,建成温州最高级的别墅区,留下来的老人尽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

七都镇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华侨的汇款,一年平均每人可以收到3万左右人民币,还有就是靠镇上的十个工厂。

这个以农业为主的镇有7746亩水地与2350亩的旱地,80%的土地是由河北、河南人在种。平时冷清的村落直到每年的7、8月份才开始热闹,那是国外的放假时间。虽然很多华侨节假日都会回来,并愿意为村里出一份力,包括村里最大的瞿氏祠堂、翁氏祠堂都是华侨出资筹建的,但想到家乡投资的很少,一是七都镇没有很积极地引进外资,二是一般华侨都认为回家乡投资的手续很麻烦。

上一篇:邢李原,拥有林青霞和ESPRIT 下一篇:享誉世界的雪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