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简易教学法”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时间:2022-08-20 12:17:46

基于“简易教学法”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摘要】《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n程教学内容,对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简易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打破传统学科理论教学体系,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真实会计工作过程重新组织。

【关健词】简易教学法;基础会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0-4

《基础会计》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其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其课程内容设计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各知识点有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用较简单的设计和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简易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简易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实践,后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尽可能地融入实践,不能融入实践的一般都放到最后。把复杂的教学,变成简单的训练,把难学难教的课程,变得易学易教,按此原理重设《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总思路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总思路贯穿“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看,看中练”十二字方针,“教中学”就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依据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流程生动直观地把学生领进门,并让学生多看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用品以增加感性认识,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切记急躁;“学生做”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步骤练习,使学生在不断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做中看”,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教师边教边示范操作,学生也跟着一起操作;“看中练”,通过课堂和课后网络让学生多看会计实务操作录像,并在看的过程中多动手,多练习。教学内容需按真实会计工作过程重新组织,重实践,融理论,达到“课、证、技能”的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理论教学体系。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传统基础会计偏理论轻实践,形成了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脱节的现象。改革后的教学内容采取以会计工作过程流程为导向,设计适合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在每个学习项目下又分为若干个教学任务,重新设计的教学内容项目化,授课内容顺序化,采取以典型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分步教学法。在项目总任务下面分别设期初建账、会计凭证、登记账薄和会计报表四大模块,在四大模块下面分别再设14个具体项目。教学进度安排围绕教学总任务,在每个项目下面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为达到目标的要求采用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为了检验教学效果给学生布置项目练习任务并进行工作效果的评价。

在教学中遵循“化难为易,精讲多练,弹性进度,学生主体”的通用教学规范,紧紧围绕“凭证--账簿--报表”这一主线,理重点、抓难点,将每个模块涉及的内容要点用通俗易懂且高度概括的语言归纳浓缩成约6000字左右的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规范可以作为教辅发给学生,教学规范后需附课外参考书目及学习网址,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易教易学的方式,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的融合。

三、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首先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重新设计的《基础会计》课程内容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倡导“以实为本,以能为主,以用为先”的主体思想,化难为易,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会计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对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正德.简易教学法.新浪博客网.2013

[2]张贵珍.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现代农业,2014-01.

[作者简介]丁贵娥(1980-),女,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职业教育等。

上一篇:基于陇右伏羲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讲... 下一篇: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生物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