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学校的英语教材校本化

时间:2022-08-20 08:17:41

体育运动学校的英语教材校本化

摘要:所谓教材校本化是指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目前,体校没有自己的专用教材,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实施体校教材校本化迫在眉睫。文章就实施体校教材校本化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校;教材校本化;实施原则;教材处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37-03

一、教材校本化的定义

教材校本化来源于“校本课程开发”,近几年来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包括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运用及个性化加工等多种教学策略。本文所探讨的教材校本化则是其中一部分,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原有的面向普通学生的英语教材,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教材校本化以学校和学生的个性为指向,旨在满足具体学习及其教师、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需求。

二、实施背景与必要性

目前,体育运动学校并没有适合自己的专用教材,一般采用的是普通高中教材,如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使用的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套教材都会因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而出现一些不合适之处。虽然这些英语教材由专业人员所编写,借鉴了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的实践经验,并经过反复的实践,其权威性和体系性毋庸置疑。但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按平均难度设置,对体校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运动训练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担负着为体工队和高校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很难真正做到“读训并重”。加之学校学习气氛不浓,学生的英语成绩本来就很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拘泥于教材,又不能抛弃教材。在英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体校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对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三、遵循原则

1.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科学性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材校本化的最终依据,任何教材都要围绕课程标准来编写和使用。在教材校本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刻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把它当做法规与准绳,把英语教材当做语言教学的载体工具,根据学校、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的加工处理,不可主观拔高或降低。其内容要反映学科基本特点,内容的组织及表达具有科学性,并与其他学科配合及协调,使之更准确,更科学。

2.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注重基础性

在教材校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实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现有教材的接受程度,慎重把握教材的难易度,因材施教,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英语教材校本化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学校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其发展,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理想,而英语教材对他们而言难度偏大,所以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将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侧重点应该放在加强英语基础上。将现有教材进行简易化处理,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轻松、更有信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贴近体校学生的训练生活,注重实用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长久以来,在教学方式上一直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应试为目的,教学内容只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语言的真正现实意义,即交际工具这一社会意义。学生总有一种想听听不懂、想说说不出的感觉,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只有改变这种现状,英语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因此,体校英语教材校本化的目标应该是实现英语的实用性。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实施方法

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教材校本化的实施提出看法,以供探讨。

1.适当增加

教师应当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更多英语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加符合体校的实际。《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形成“教材是可以超越的”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还可以合理开发媒体、网络资源,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全面、更完善,也就更符合多层次、个性化学生的需要。以Module4 Unit1的Reading部分Advertisements为例,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外国的创意广告,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再以Module4 Unit2为例,本单元的标题为Sports events,所讲内容与体校的学生关联度很大。因此,在这个单元,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英文单词,如田径Track and field,举重Weightlifting,游泳Swimming,击剑Fencing,射击Shooting,柔道Judo,羽毛球Badminton,拳击Boxing,网球Tennis,跆拳道Taekwondo,排球Volleyball,马拉松Marathon等。

2.合理删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体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中太难理解的部分进行删减。教材里的教学设计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体校学生的现有基础决定了学生无法应付课本上所有的任务。结果只能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提升英语技能。如每单元最后的Project部分,在普通学校这也是每单元的重点,教师都会像讲解Reading部分一样,花比较多的课时来翻译课文,分析句子,讲解词组。而在体校,如此教学只会使得学生毫无兴趣,无精打采。所以,处理教材时必须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取舍,大胆删除一些相对而言不是很重要的内容。或者有些部分不易操作,与体校学生相关度不高,也可以进行适当删减。如Module2 Unit1的Task部分,其中Skilling building1: completing a questionnaire,教学生如何制作一份英文调查问卷,这与体校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度不高,放在课堂上教学并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极为有限,教师更应该将时间花在一些更实际、更重要的英语知识上面,可在教学实践中删减这部分内容。

3.科学简化

将现有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笔者认为是在体校实施教材校本化的关键。我校目前使用的是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高中英语,普通高中的学生使用时尚且觉得吃力,体校大部分学生对其更是一窍不通。尤其是语法部分,教材上通篇英文,使得原本就晦涩难懂的语法更加难以理解,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师必须将其翻译成中文来教授。加之个别语法项目在用法上阐述得过于详细,非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反而会造成消极影响。以Module2 Unit1中现在完成时的教学为例,原有教材对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以至于原本对其用法还比较了解的学生听完这节课后反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做题目时举棋不定。笔者大胆地简化教材,去掉一些琐碎的、不常见的用法,只强调现在完成时最基础、最重要的用法。实践证明,简化之后的语法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将学习时间集中在知识要点上。如此教学比传统的“照本宣科”有效得多。

4.有效替换

所谓有效替换,是指对于不切合我校学生实际但又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替换。以Module1 Unit1的Reading部分为例,标题为School life in the UK,主要介绍了英国高中生的校园生活。通常在这节课Post-reading环节学生会进行大量的互动,讨论自己的学校生活,尤其是学习方面,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教师会提供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Should students study more languages? Why or why not?

What subjects would you like to take if you could choose?

这些问题大多贴近普通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但并不符合体校学生的生活实际。体校学生通常只有上午半天学习文化课知识,下午基本训练。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较普通高中生少之又少,其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放在训练上。因此,为了符合体校生的实际,我们可以将课本上的问题替换为:

Which sport do you play?

Do you enjoy your sports training?

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on training every day?

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有话可讲,从而真正锻炼口语技能。

体校教材校本化对于今后的体校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它要求教师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学校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及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具体学习及其教师、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需求,从而真正改善体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耿杏芳.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9.

[3]王守仁.牛津高中英语[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变化 下一篇:机电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