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把握的三个“关节点”

时间:2022-08-20 06:41:50

浅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把握的三个“关节点”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建成;小康社会;关节点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02-01

同志在党的十会议上所做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以上论述,深刻提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系统阐明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在联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同志在改革之初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小康社会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党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七大指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战略任务",再到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和自信。实现奋斗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制度保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高度统一,就是顺利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坚强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不断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状态到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从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到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到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进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明前景,"中国答卷"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所寻求到一条能够使民族振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唯一正确道路。

正如同志在《报告》中深刻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科学理论是一个党、一个国家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用科学理论的旗帜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引领前进方向,凝聚精神力量,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一切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一个优良传统。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地位和作用,根本点是在于它的第一个重大论断,每一个重要思想,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又立足于当代中国这片热土,着眼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并经历了长期实践的检验,因而是最切合中国国情,最契合人民意愿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理论指南,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不断根据新形势任务,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回答;是符合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探索全面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历程中,不断提高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基固本,凝魂聚气。要始终用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高度统一起来,把全中国的智慧和力量空前凝聚起来,把全社会的创造热情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共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制度的作用无可替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规定着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作为具体层面的制度,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我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旗帜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道理推动发展,制度彰显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制度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协调政府机关高效运转、保持党和国家活力的政治优势。

道路、理念体系、制度的统一是内在的、逻辑的、有机的统一,统一的基础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统一的动力在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统一的目标在于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因此,我们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力量支撑和根本保障。

上一篇:赏识教育,让学生的自信飞扬 下一篇:网络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社会认同感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