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时间规划

时间:2022-08-20 06:38:20

浅谈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时间规划

【摘 要】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是,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时间往往不够用。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大胆舍取,该放手时便放手,二是及时收放,提高掌控课堂的能力,三是因课制宜,不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化。

【关键词】 新课改;探究性教学;时间;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发生根本转变,转变到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课程基本理念上来。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时,很多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采用探究性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但时间总是不够用。自新课程以来,笔者陆续听了很多节探究课,这一问题几乎在每节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样才能克服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胆舍取,该放手时便放手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责任心是很强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利用一节课都教给学生,其结果是浪费时间,效率低下。具体表现是,有的老师,凡是教科书上有的内容,不管简单难易,一股脑儿地往课堂上搬,不讲心里就感觉不踏实;有时,为了使课上得更精彩,漫无边际地去挖掘教材,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有时,本来是已经讲清楚的问题,学生也已经完全掌握了,教师仍然不放心,重复讲解,造成时间的浪费,等等。

克服上述毛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课堂上做到三不讲:一是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简单问题不讲;二是教师已经讲清楚,学生也没有异议的问题不讲;三是学生已经听清楚的问题,教师不再重复讲。

二、及时收放,提高掌控课堂的能力

进行探究性教学,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行为、思维不加约束,放任自流。科学的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是不可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的,所以探究性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提前做出明确规划。同时,还要考虑到探究性课堂的不可预见性,如若出现,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机智去从容应对。事实上,如果老师的问题设置得当,引导及时、得法,讨论安排合理,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向教师预设的方向推进,从而有效掌控探究进程。

三、因课制宜,不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化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并不意味着对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模式化,更不是对其他教学方式的否定。一堂课采用何种学习方式,要因学生,因学习内容而宜,要以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宜,该探究的必须探究,没有必要探究的决不做作。我们要始终坚持教育教学“与时俱进”,不走极端,不搞形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理解了新课程的思想精髓之后,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课后,只有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去揣摩,去探索,不断尝试,总结经验,才能做到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为学生传授最多的知识,才能做到驾驭课堂游刃有余。

总之,进行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哪一个人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它是时展的要求,是很多专家团队经过长期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反复论证的结果,是通过多年的试点实验,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的。新课程的的实施过程中,问题是再所难免的,但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问题,不能恐惧,更不能消极应对。应自觉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新课改理念,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从容应对新课改,以努力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去践行新课改,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的“巧问” 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