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角度谈优化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时间:2022-08-20 04:40:14

基于就业角度谈优化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针对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正处于困境中的中职院校提出一点改进的建议,也期望能得到方家的指正。就业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短短几十年时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莘莘学子挤上了高考的独木桥,梦想能走进高等院校的大门,中职院校成了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不理想,中职院校的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在新世纪来改变中职院校的现状,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当然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解决策略也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就从学生就业的角度谈谈中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结构问题,继而提出一些优化教师结构的策略。一、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一)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合格率根本达不到《教师法》所规定的学历要求,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贫穷落后地区,教师的学历层次更低。这种状况和中职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高素质的专业技能性人才的使命很不相称。主要原因是现在的中职学校自身生存都很困难,当然很难吸引到一些学历高,业务过硬的教师。(二)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紧缺,新老交替形式严峻中职院校缺乏吸引力造成了教师流动性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极为缺乏。一些学校已经出现了某个专业学科带头人的退休出现了断层。从教师的年龄结构看,大部分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缺少中坚力量,没有形成正常的教师年龄梯队,新老交替形式严峻。(三)文化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与不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结构严重不合理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人才,但在中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相比文化课老师少得多,而且既懂理论又具备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更为缺乏。这主要是因为具备专业技能的教师可以凭借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获得比教师职业多得多的报酬。另外,由于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不断变动的,这样就造成一些人才需求不多的专业的教师过剩,而一些热门专业的老师又极为短缺,这些都造成了教师结构的不合理。二、优化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策略现在,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与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中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中职教师自然责无旁贷。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也看到了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势在必行。(一)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中职院校招不到高质量的教师,教师的流动性大,教师的福利待遇低,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鼓励更多的专业课教师走上讲台,为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祖国的社会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国家、社会、学校要形成一种合力,在媒体上社会上宣传,在政策上倾斜落实。总之,采取各种方法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到中职学校的教育上来。(二)重视师资力量的培训1.加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学科带头人是一所学校专业实力的象征,是全校教职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承担着学校大部分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大他们的培养力度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定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选拔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那些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教师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在福利待遇上给与一定的倾斜,为他们的科研项目提供经费上的的支持。2.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中职学校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而且专业教师极其缺乏,这是短时期内很难改变的现状,所以中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在职教师师资力量的培训。首先,学校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依托一些相关高校和远程教育网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培训。其次,在学校内部开展以老带新,学科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内部培训。鼓励教师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在努力学习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涉猎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争取做一个精一通多的新型人才。第三,是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对一些对学校或者本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与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更多的老师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是就专业教师而言的,指的是在专业上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也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在教学上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另外,在形式为既是讲师(或高级讲师),又是工程师(或技师、高级工、注册会计师等)。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师的培养目标。因为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和实业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资格。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情况下理论知识都比较强,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弱,为此学校必须提高教专业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定期地让专业课教师到相关的工厂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让他们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接触到了最新的生产技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发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通过研究推动该领域科技的进步和理论知识的更新。(三)聘请素质高、业务强的专兼职专业人才中职学校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必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一定要花大力气聘请素质高业务强的专兼职专业人才。所以,学校应该从相关的工厂企业中聘请一些高级的技工、工程师让他们到学校兼职授课,这样既解决了学习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于在职的专业老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结语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当我们抛开一些客观因素,把目光投入到我们的教师队伍时,曾经被忽略的各种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绝对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而必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学习,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尧.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把充满生机活力的职成教事业推向21世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

[2]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教育研究,2000,(7).

[3]赵宗雨,唐潇.不发达地区的职教师资亟待提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1).

上一篇: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高段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谈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中的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