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时间:2022-08-20 04:23:13

浅谈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摘要:外加剂最普遍的定义是:为改善新拌的及硬化后的砂浆或混凝土性质而掺入的物质。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耐久性、节约水泥、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技术经济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外加剂 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混凝土外加剂的名称及种类

(1)普通减水剂(Water-reducing admixture)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2)高效减水剂(Super plasticizer)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3)引气剂(Air entraining admixture)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4)缓凝剂(Set retarder)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5)早强剂(Hardening accelertor)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早强减水剂(Hardening accelerator and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6)防冻剂(Anti-freezing admixture)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的外加剂。

(7)速凝剂(Flash setting admixture)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8)泵送剂(Pumping aid)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泵送剂是一种复合外加剂,其主要成分为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

2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2.1减水剂作用机理

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有强烈的分散作用,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能大大提高拌和物流动性(坍落度)、同时降低一定的水泥用量,并显著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显著提高混凝土各龄期强度的外加剂称为高效减水剂(萘系)。

2.2引气剂作用机理

引气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小拌和物的离析、泌水,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冻性。其作用机理是:由于它的表面活性,能定向吸附在水-气界面上,而且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溶液易形成众多的新表面(即水在搅拌下易产生气泡);同时,引气剂分子定向排列在气泡上,形成单分子吸附膜,使液膜坚固而不易破裂。

2.3防冻剂作用机理

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可以在负温下硬化而不需要加热,最终能达到与常温养护的混凝土相同的质量水平。

2.4早强剂作用机理

早强剂与减水剂复合后,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和水量;能加速自然养护混凝土的硬化并提高早期强度,能缩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3 、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外加剂的准确效能主要取决于水泥种类、掺合料的种类与其性能、粗细集料的性能及其所含的杂质、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形式、搅拌时间、混凝土温度以及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正确选择外加剂对混凝土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有很大好处。

3.1外加剂品种的选择

外加剂的品种很多,功效各异,应该合理选择。外加剂的选择是根据设计、施工等环节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而定,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指标及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在全面了解混凝土外加剂作用原理基础上, 综合考虑原材料状况,如水泥品种、砂石情况等其他因素。然后采用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并宜采用不同厂家的同一类型(或品种)的外加剂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有针对性选用技术、经济效果最合适的外加剂。

3.2外加剂掺量的确定

每种外加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即使同一种外加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应严格按照经试配后的最佳掺量和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要求计量设备和计量精度准确和灵敏,保证掺量准确,避免出现掺量过大或过小。为了确定掺量,对液态外加剂应测定溶液密度;对粉状外加剂应测定固体物含量。在粉剂产品中,有些由于烘干不彻底或包装不符合要求,致使产品中的固体含量大都在75%~80%左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切勿将标定总量用作计算掺量的依据。外加剂的掺量控制十分重要,应做到准确无误,避免掺量不准出现达不到使用效果及或者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泌水、板结或含气量过大等不良现象。

3.3外加剂掺入方法的确定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如减水剂掺加方法大体分为先掺法、同掺法、滞掺法、后掺法。不同的掺加方法将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影响外加剂掺加方法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减水剂品种、减水剂掺量、掺加时间及复合的其它外加剂等。选择哪种方法均宜通过试拌确定。一般地说,外加剂对混凝土配合比没有特殊要求,可按普通方法进行设计。但有特殊要求时,可对砂率、水泥用量、水灰比等作适当调整。砂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很大,过高的砂率影响混凝土强度,由于掺入减水剂后和易性能获得较大改善,砂率可适当降低,其降低幅度约为1%~4%。如木钙减水剂可取下限1%~2%,引气性减水剂可取上限3%~4%。混凝土中掺用减水剂均有不同程度节约水泥的效果,使用普通减水剂可节约5%~10%,高效减水即可节约10%~15%。用高标号水泥配制混凝土,掺减水剂可节约更多的水泥。水灰比应根据所掺减水剂的减水率确定。总之,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要以现场试验进行确定。如干掺时必须注意所用的外加剂要有足够的细度,粉粒太粗,溶解不匀,效果就不好;后掺或干掺的,须延长搅拌时间1min以上。

(1)掺引气型减水剂时,要注意振捣除气,否则会影响效果。

(2)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分层,掺缓凝型减水剂要注意初凝时间延缓,掺高效减水剂或复合剂要注意坍落度损失快等特点。应缩短运输及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否则要用后掺法。

(3)蒸养混凝土中要注意外加剂类型选择。如引气类外加剂就不宜使用。蒸养要有一定的预养期和升温期,要通过试验确定恒温温度和时间。

(4)避免相容性差的外加剂混掺。当共用搅拌设备、运输车辆和泵送设备时, 必须彻底清洗这些设备后, 才能在掺其它品种外加剂时使用。

(5)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范围。掺外加剂增加了混凝土的塌落度,改善了工作性能,但振捣同样重要,不能漏振和过振。

(6)采用泵送剂时,不宜采用掺硬石膏、磷石膏配制的水泥,泵送剂配方应随季调整,随时观测塌落度变化。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建设力度逐渐加大,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今后混凝土外加剂将朝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即:节能、高效、环保、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 051-93 )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探讨水利水电施工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 下一篇:谈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