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研究

时间:2022-08-20 04:15:25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4-000-01

摘 要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在这种新的挑战中,正确科学的把握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才能从根本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确保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新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管理目标定位方面,人才是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培养以及合理利用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并且在以知识经济为特点的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的重点应当在于对知识性员工的开发与管理; 二是在管理理念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中的员工就业思想也实现了从追求稳定向终身就业转变,即希望具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或更高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人才流动的速率不断加快,而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体现出在员工管理过程中具有客户化和服务化的特点,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与长远发展。

二、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措施

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个性化、复合型和合作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经济时代,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新时期人才的特点进行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一)做好人员的培训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人员培训的创新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责任,即在培训的工作中应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养为培训者,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参与整个培训的过程,同时要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阐述培训的重要性,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工作纳入企业战略计划;二是强化培训的实用性,即培训者不能只进行理论上的培训,还应当了解被培训者的需求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对培训内容的动态做出正确把控,将培训工作做到有针对性;三是扩展培训的范围,即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应该向企业外部扩展,如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实现对人才的引流。

(二)注重企业与人才同成长

现代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的环境使得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新经济时代的人才时刻在思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企业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让人才能够分享企业的成果,让人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

(三)做好管理手段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时代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与现代化。电子化人力管理能够提高企业人力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全方位的电子化人力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人才引入的电子化,在对企业自身优势具有明确认识的情况下,依靠网络平台招聘信息,使企业招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培训的电子化,即鼓励员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使员工从被动的接受培训向主动学习转变;三是考评的电子化,在制定规范化的电子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工作报告、工作成果、专业能力考核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对企业考评的影响。

(四)营造创新文化

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已成为企业最关切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要想吸引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以利于发明、创造和企业未来的技术研究与展望,提倡挑战性思维。挑战性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不断思考和创新,企业为此可能承担一定风险,但企业这种文化氛围和对待风险与失误的态度会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设立共同的目标。企业应设立可以激起人们奋斗精神、愿为事业共同努力的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总结

人力资源信息是满足新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董亚辉.论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者素质[J].现代企业教育,2006(13).

[2] 邢百军.浅谈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上一篇:抓课堂之根本,促素养之养成 下一篇:兴奋的传导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