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之变

时间:2022-08-20 02:58:34

摘 要:“假作真时真亦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古代朴素唯物辩证哲学的核心所在。同时,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动静结合的原则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动静结合的原则就是阴阳结合的原则,建筑物的阳面如何设计,阴面与阳面如何相互衬托都是建筑物设计之初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园林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园林的日常管理、设计建造、规划布局、设计布局等。在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园林的艺术布局和人文布局;在规划整体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设计师的独具匠心还需要园林整体景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配合,而且在园林的设计建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内部景物的点缀与装潢还需要对园林的休闲功能进行着重的打造,充分彰显园林的自然气息,反映出园林景物的本质之美。

关键词:动静结合的原则;园林设计建造;景物设计思维;景物变换思维

1 园林的基础设计职能

园林的设计原理提出之后就要根据园林整体的设计主题进行园林的规划布局。在园林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就要规划好什么地方要充分地展现出园林的主题特色,什么地方建成休息区,什么地方是休闲区,何处为观赏区,何处为游览区等。在整体的规划布局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园林的设计功能进行集中化的展现,亭台楼阁假山真水要相互搭配互相结合,阴阳布局有道,动静结合美妙。对于水与建筑之间的规划布局要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单纯的园林景物设计除了建筑石刻等事物要相互协调、互相映衬之外,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园林的艺术设计定位和基础职能的实现。园林屹立在市井周围,在红尘喧嚣中规划出一部分净土,是人们放松心灵的去处,除了能够给人以感官的震撼之外还需要给人价值唯美的物质享受。古人说,心外无物,心就是物。人们走进园林立身在园林当中,自身就是心无旁骛。园林是事物唯美的集合,人们在这里远离喧嚣,远离红尘,放松心灵体味真我。所以,园林的设计规划一定要从实际角度出发给人们最大化的空间感受,充分发挥园林的空间功能,让人们能够最大程度的放松身心,享受自然,追求自由体会自然本质。

2 园林的价值定位

园林的价值不仅仅是单纯的设计价值,还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园林更多的价值来源于自身的功能价值,园林是人们放松心情,安居于内心世界的一个去处所在,也是人们在喧嚣中感悟艺术、感悟自然本心的特别去处。“现代园林艺术是否为中国风格”之争,其实反映的是艺术概念的片面、理论发展的滞后和一些人机械地运用理论以及某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学阀人物将这一艺术在某一发展阶段曾取得的最高成就作为此种艺术的评判标准和入门准则所致。这些理念与行为的存在和这一艺术种类在实践中的发展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一定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相反,那些习惯用旧有的理念作为标准尺度定义、衡量和评判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人,总是站在“今天”,回顾“昨天”,始终沐浴和陶醉在“昨天”的余晖里,在他们的眼中和规则里未来是虚无的。所以,《园治》所记载的园林基础职能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中的园林让人们远离尘世烦恼,放松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来看园林世界的变幻莫测。像抽象派大师马列维奇曾言,“大众广泛熟知的是面包,而非艺术。”可见,就艺术而言,广泛拥有话语权,未必等于掌握了真理,这正是现代园林不认同历史园林风格的主要原因所在。历史不是相似的,在历史中总会有些事情是重复的,虽然园林不例外,但世界上没有彼此风格相似的两个园林,因为每个园林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

3 园林的情感色彩

园林的情感色彩主要源于园林的空间布局和园林的空间结构,园林的空间作为人们日常用于休息和放松的空间,对于陶冶人们的精神、扩展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设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生活环境的关注往往列于其次,而如何提高园林环境的质量水平,如何合理的处理园林的色彩装饰,成为对于园林空间要求的首要问题。色彩是装饰物及装饰手法等,所依托的根本属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切事物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色彩的特征,园林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可还原为对色彩的处理。搭配问题是园林装饰彩设计的根本问题,这是判断园林色彩效果优劣的关键,园林的近距离情感也是通过色彩的精细化搭配体现出来的。色彩的精细化搭配是园林设计规划的首要问题,色彩的装饰是园林凸显出其自身风格的主要功能。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反映出的效果迥然不同,这是色彩所特有的敏感性和依存性。因此,如何处理好色彩之间的关系,就成为配色的关键问题。园林的色彩不仅仅来源于色彩的装饰,还来源于园林对于情感的塑造和园林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悟。艺术的感悟是色彩带来的,但是色彩不是单纯的艺术表现。事物的搭配和园林整体化的布局以及景物的相互衬托能够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视觉和听觉生动画面的打造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体现,听、看相互协调才能够打造出最真实的园林特色。

4 结语

园林的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同时,艺术化的设计是展现园林特色的关键所在,没有艺术化的追求和对自然精神的向往,园林的设计也是死气沉沉的,不会具备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园林设计不仅仅是对哲理的诠释和对布局规划的依靠,更是来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和对自然本质的把握,只有突出自然本性的园林设计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丽妹.传统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2010.

[2] 高宁.南汉时期兴王府城形态结构初步研究[D] .暨南大学,2007.

[3] 彭丹.论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对岭南文化的贡献[D] .暨南大学,2006.

[4] 谢晓蓉.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05.

[5] 孟宪军.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D] .暨南大学,2001.

作者简介:仲芷萱(1991――),女,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上海大学 数码艺术学院 数字媒体专业。

上一篇:InDesign在文字易读性编辑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叶芝诗歌唯美主义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