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智能点名系统设计

时间:2022-08-20 02:58:26

基于Android的智能点名系统设计

摘 要:详细设计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点名系统,采用Wi-Fi热点创建和识别技术实现点名和签到,并对教师端、学生端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Android平台;Wi-Fi热点;智能点名

高等学校中的课堂考勤制度是维护课堂和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教风与学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基本保证。调研得知,目前点名都是采用纸质名单、课堂上点名答到、挨个清查人数的传统方式,存在的重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1)占用课堂宝贵时间,效率低下。(2)点名效果不佳,帮忙答到、代替签名、以迟到为由找老师补签、点完名偷偷溜走等情况都给考勤执行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扰。(3)无法做到每次课都点名,无法全面地跟踪课程的整个过程。(4)记录及统计效率低,不易直观地看出缺勤率、出勤率、缺勤人数、每位学生的出勤情况等统计信息。

在课堂考勤需求和智能手机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基于智能手机开发平台,采用前沿的移动计算技术,设计一个功能全面、实用高效的Android智能点名系统,以促进教学考勤及管理的执行与发展,是课堂考勤方法的一次创新尝试,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系统的总体构思

为了方便使用,本系统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两部分。实现的主要原理是,教师端程序自动开启Wi-Fi热点,学生端搜索附近的Wi-Fi热点,搜索到老师的Wi-Fi热点后,发送短信给老师进行签到。点名的流程是:教师点击“点名”教师端系统开启Wi-Fi热点教师端系统生成Wi-Fi热点名称学生点击“签名”学生端系统搜索老师的Wi-Fi热点信号学生端系统生成签名短信、发送短信教师端系统接收签到短信验证短信提取并存储学生信息。

二、系统的详细设计

1.教师端的功能设计

配置教师个人信息:教师第一次运行智能手机的教师端程序,需要输入教师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用于之后的点名功能。教师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课程及上课时间的管理:该教师能够添加、修改、删除自己上课的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实现多门课程、多个上课时间的管理。

智能点名功能:这是系统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的难点。所谓“智能”,是指点名的具体实现过程由本系统的程序自动完成。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通过本系统的运行和简单操作,自主地发起点名功能对学生进行考勤。允许实行点名的条件是该教师上课的时间段之间,以及课前5分钟和课后5分钟,其他时间不允许老师点名。当教师想要点名的时候,只需要运行本系统,点击一下“点名”按钮即可开始点名,之后的工作全由系统自动完成。系统首先创建一个Wi-Fi热点,然后注册短信监听器,监听接收到的短信。如果是学生的签到短信,系统则把学生信息抽取出来,进行签到操作。

手动签到功能:对于以下情况:(1)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2)所使用的智能手机不是Android系统的学生;(3)忘记带手机的学生。上述三种情况的学生数目很少,教师可以采用手工签到的方式,在本系统中直接点击即可方便实现。

统计功能:签到结束之后进行学生的出勤情况统计,包括出勤率、缺勤率、缺勤人数、每位学生的出勤情况等,将统计结果显示在表格里,供教师查看。同时还能够导入、导出考勤信息到Excel表,方便教师进行存储和查看。通过统计功能,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为管理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监测和反馈。对执行考勤的人而言,能够减轻工作负担,增强统计工作的效率。

2.学生端的功能设计

配置学生个人信息:学生第一次运行智能手机的学生端程序,需要输入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用于之后的学生签到功能。学生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课程的管理:该学生能够添加、修改、删除自己的多门上课信息,包括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手机号码、上课时间。

智能签到功能:学生端的签到功能与教师端的点名功能相互呼应,协作完成整个点名功能。允许签到的条件是教师开启点名功能后,如果教师没有开启点名,不能随便进行签到。学生只需要运行本系统,点击一下“签到”按钮即可开始签名。系统首先自动判断是否搜索到老师的Wi-Fi热点信号,搜索到才可以签到,如果此时间段有课,则从数据库中把课程信息和老师的电话号码查询出来,发送短信给老师进行签到操作。发送完签到短信后,系统自动删除该短信。

本文给出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点名系统设计,着重对系统的总体构思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智能性、实用性、稳定性、操作方便的特点,借助此系统,点名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处理速度快,大大提高了点名效率,本系统在教学管理当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示范意义。

项目: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2)资助。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英语课堂如何构建积极的心理情绪 下一篇: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环保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