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M的广东省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效益分析

时间:2022-08-20 02:43:29

基于SSM的广东省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效益分析

摘 要:SSM即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区域经济学中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在揭示区域产业结构优劣,部门相对竞争力以及确定未来经济发展主导方向方面具有绝对优势。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广东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SSM分析,说明广东旅游产业内部的结构失衡问题、部门效益低下等问题,并对该问题提出广东省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以提高广东省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广东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悄然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旅游作为新型产业所具有的“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处于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畸形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区域经济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效益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一、理论模型

偏离-份额分析(shift-share method,缩写SSM)最初由Creamer于1943年提出,后由Dunn(1960)等人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于20世纪80年代由周起业、刘再兴等人引入中国,在近年来才被应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SSM是区域经济学中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由于它的简单易行和需要的数据相对较少而使该模型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在揭示区域产业结构优劣,部门相对竞争力以及确定未来经济发展主导方向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假设U为旅游经济增长的份额分量,反应全国旅游外汇的增长率;为部门份额偏离分量反应部门旅游外汇的增长率; 为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构偏离分量,反应旅游产业各部门的相对效益状况,若大于零,则其部门增长速度快于全国旅游行业增长速度,越大,部门相对效益越优;为旅游经济增长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反应地区产业部门相对于全国同类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越大,地区产业部门越具优势。SSM的模型如下:

其中:Ct为全国旅游产业t期的旅游外汇收入;

C0为全国旅游产业基期的旅游外汇收入;

Cit为全国旅游产业i部门t期的旅游外汇收入;

Ci0为全国旅游产业i部门基期的旅游外汇收入;

Yit为地区旅游产业i部门t期的旅游外汇收入;

Yi0为地区旅游产业i部门基期的旅游外汇收入。

二、广东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效益的SSM实证分析

根据广东旅游产业的九个部分旅游增长情况,并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状况作为评比对象,对广东省旅游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进行SSM分析。

(一)广东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效益的SSM数据处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得到桂林市旅游相关产业和全国旅游相关产业的旅游消费收入构成数据。如表1。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二)绘制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SSM分析图

SSM分析图是由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和部门优势分量分析图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反应SSM的分析结果,使得结果更加清晰直观。

部门偏离分量图是以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横轴,以结构偏离分量为纵轴建立坐标系,用两条45?等分线把坐标分成8个区域,Ⅰ区域是指结构效益很好,但发展不快,竞争力不强的部门;Ⅱ区域是指竞争力不强,但结构效益较好的部门;Ⅲ区域是指竞争力很差,发展基础也不好的部门;Ⅳ区域是指结构效益不够好,竞争力也稍差的部门;Ⅴ区域是指结构效益较差,发展速度也不快的部门;Ⅵ区域是指发展基础虽然较差,但竞争力非常强的部门;Ⅶ区域是指发展基础不是很好,但是发展基础非常快的部门;Ⅷ区域代表的是结构效益很好,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的部门。

表1: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偏离-份额分析表

地区 广 西 省旅游收入构成 (万美元) 全国旅游收入构成 (亿美元) 份额分量 U(%) 结构偏离分量Vi(%) 竞争力分量Wi(%)

年份 2008 2011 2008 2011 18.66 2011 2011

长途交通 224851 603529 124.87 151.17 2.4 147.35

游览 27533 45890 22.02 25.32 -3.67 51.68

住宿 212920 175218 48.60 50.98 -13.76 -22.60

餐饮 144088 97343 38.73 35.98 -25.76 -25.34

商品销售 157855 230843 85.34 118.56 20.27 7.31

娱乐 67914 87609 29.70 34.66 -1.96 27.02

邮电通讯 10095 20859 10.02 10.36 15.27 103.23

市内交通 24780 26422 13.55 16.19 0.79 -12.86

其他 47724 102906 35.60 41.4 2.34 99.31

部门优势分量图是以部门份额分量为横坐标,以区域部门优势分量VW为纵坐标建立的坐标系,同样分为8个区域,Ⅰ、Ⅱ区域属于一般部门,虽然对创汇有较强的能力,但是为衰退部门;Ⅲ、Ⅳ区域属于夕阳部门,没有创汇能力,也没有部门优势。Ⅴ、Ⅵ区域属于较差的部门,区域Ⅵ虽还有部门优势,但是已经优不抵劣,呈现出衰退部门的状况;Ⅶ、Ⅷ区域是较好的部门,很具有部门优势。

表2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SSM分析图原始数据表

注:VW=VI+WI,即区域部门优势分量,是竞争力偏量和结构偏离分量的总合,用来反映部门优势。

图1 广东省旅游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

图2 桂林市旅游产业部门优势分量分析图

三、结果分析

从总体上看,广东省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是优于全国的,表现为大多数W都是正数。另外,同期广东省的旅游产业外汇收入增长比51.52%大于全国增长比18.66%也支持这一论断。根据建立的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可以知道,广东省旅游产业内部发展得极不均衡。从图1来看,长途交通、邮电通讯和其他类旅游部门的结构效益和部门竞争力都是不错,而餐饮和住宿无论是在部门效益方面还是部门增长速度方面都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商品销售的部门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增长速度一般,应该重点发展;市内交通的V和W数值都很小,属于对旅游产业内部的边缘部门,可以考虑不优先发展;另外游览和娱乐的部门增速还是不错,但是在旅游产业内部却不是属于优势渐渐衰退的部门。

从图2可以知道,广东省旅游产业内部的大多数部门相对全国平均水平都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别是商品销售和长途交通,其创汇能力和部门优势都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住宿和餐饮等创汇能力和部门优势都较差的部门,特别是餐饮,其发展远远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四、结论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广东省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还是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不稳定,部门结构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等。应该根据各部门不同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化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

(一)创新改革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等基础要素部门,提高部门结构效益

1.长途交通

交通部门是广东旅游产业中发展较好的产业,具有较强的运载能力,但是较之全国,还是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广东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根据不同地方的地形、特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系统,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建立旅游交通网络,使游客尽可能方便的游览到各景点;其次,增加各种交通工具的售票点,为游客在旅行期间节约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还可以建立网上交通系统,为游客查询路线提供方便。

2.游览部门

游览部门属于低势部门,但却为旅游业的基础。广东的游览部门发展也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现今游览部门的信用缺失,导致“信用风暴”的降临,旅行社与景点之间的“灰色交流”使得游客们对旅游消费产生了戒备心理。所以必须加大整顿力度,加强政府主导力量,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无序市场;其次是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采取以游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游客的实际利益。

3.住宿部门

住宿部门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特别是度假形式上的旅游,住宿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东的酒店比较多,特别的景点地区,但是过于普遍,而且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应该对现有酒店进行必要的调整,按照游客对各种旅店的需求程度来进行整合,对一些服务不到位、经营不正规的酒店进行调整;其次,酒店应该注重推销自己的服务特色,将市场进行再细分,针对特定人群特定消费模式来供人所需;最后要注重酒店管理,提升自己的品牌,特别是小型酒店容易忽视管理问题。

4.餐饮部门

当餐饮部门的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发展的优劣主要依赖于外来人口的增多,也可以说是依赖旅游业的发展。这个部门在广东省属于竞争力和发展都比较差的部门,应该着力发展。

(二)大力发展商品销售、娱乐和邮电通讯等高级要素部门,提高部门创汇能力

1.商品销售

商品销售是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其发展目前不错。应该加大创立特色商品、特色品牌的力度,使得原有特色产品增强竞争力;其次是改善购物环境,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规范商品市场,防止买卖诈欺事件的发生;再次是注重开发,挖掘多样化、有发展潜力的物品使之商品,同时合理的摈弃随处可见的商品。

2.娱乐部门

娱乐部门是发展潜力大的部门,也是创汇的核心部门,但是不论在广东还是全国范围内,娱乐对旅游收入的贡献率都不大。但广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在推进娱乐产业的市场化方面有自己的一些天然的优势,应该加以把握利用;另外应该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名胜古迹、秀美河山来发展特色娱乐等。

3.邮电通讯部门

邮电通讯属于结构效益和发展速度都不错的部门。随着快递、托运行业的兴起,邮电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邮电行业来说,要想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之间立足,必须进行部门结构的调整,首先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卸下国企的高傲姿态,其次除了将已有的服务总类做好外,更要注重开发个性化服务,供人所需。通讯部门则应注重开发 “蓝海领域”,将市场细分,“做人所未做,行人之未行”。

(三)巩固其他部门的发展,扩宽增加旅游外汇收入的渠道

除了以上七大部门,还有一些部门对旅游收入的贡献也很大,很有可能成为第部门,例如市内交通等,所以要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找出那些对旅游产业发展有利的部门,加以巩固。

参考文献:

[1]李仲广:旅游经济学:模型与方法[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郑冬子:旅游地理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王起静:旅游产业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4]王良举:基于SSM的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

[5]吴冬霞:广东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科学,2003.

作者简介:汪泯,男,1986年4月生,湖南岳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11级投资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投资。

贾国锋,男,1988年5月生,河南三门峡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11级投资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崔玉成,男,1986年4月生,江苏徐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11级投资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上一篇:提升管理能力 加大会展资助 展现福州魅力 下一篇: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审计课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