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技术在平湖市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8-20 01:43:14

水稻机插技术在平湖市的应用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浙江省平湖市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加快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水稻;机插;应用分析

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分析

平湖市地处杭嘉湖平原,全市面积537 km2,下辖九个镇、街道,总人口50多万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种植面积常年在40万亩以上。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的机耕、机收率增长快速,目前均超过90%,但在粮食播种、田间管理、烘干等一系列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仍增长偏缓。2010年,全市粮食机插率仅为17%,仍普遍采用手工直播的播种方式,长年的手工直播后,土地板结情况日趋严重,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本地区箱包、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目前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以妇女及老年人为主,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简便有效且可靠的方式来解决水稻种植问题,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成为我市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

二、影响本地区水稻机插的制约因素

1.经济效益不明显

农机具普遍存在作业时间短、利用率低的问题,而插秧机在目前尤显突出。虽然国家对农机具实行购置补贴,但在目前总机插量偏少的现状下,相对于插秧机及秧盘的高投入,依靠机插秧作业获取的收益仍然不高,影响农民购买积极性。

2.农村传统劳动观念影响

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由于农民普遍存在小农思想和守旧、从众心理,并且深受传统水稻种植观念束缚,对机插秧技术缺乏了解,对能否获得稳产高产和经济效益心存疑虑。另一方面,本地区农民历来勤奋肯干,相当数量的农民在从事二、三产业的同时,兼营家庭承包的土地管理,并且取得良好的收益,对于机插秧的热情不高。

3.田块分散难以满足水稻机插要求

目前农村土地大多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且田块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部分通过承包实行规模经营的大户,也以外来承包者居多,其随意性大,不稳定,承包经营合同多是一年一定,承包人对农业机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4.推广队伍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技术推广人员作为联接科技、农业、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首先自己要熟练地掌握技术,才能更好地作出示范与引导。水稻机插秧技术不仅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新技术,对于一部分技术推广人员来说同样也是一项新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和转化能力。

5.缺乏本土化的技术标准,宣传示范不够

虽然我们的水稻机插秧开展了近十年,但总体规模都较小,大部份都在几亩、十几亩的规模,未形成本地化的技术标准,宣传推广效应不够。另一方面,我市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免耕直播技术,经过10 多年的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此项技术已为农民广泛接受,采用免耕直播后,种粮农民不仅感到方便,而且粮食产量也不低。农户在选择种粮方式时只看到机械化插秧时育秧环节的工序多、要求高,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所带来的节省劳力、节本增收、高产稳产等系列优点了解不够。

三、建议及对策

1.多方筹集资金,满足经费需求

一是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计划,作为当地财政项目配套资金统一管理使用;二是把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相融合,整合资金重点向项目区倾斜,在资金投入上保障重点农机化项目的实施。

2.搞好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高低成为机插秧技术推广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要采取集中办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班、开现场会和座谈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对机具性能、水稻品种特性、机械化育插秧、大田管理等技术农艺的掌握,提高育秧质量和大田管理水平,增加示范推广效果,促进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3.加强主体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积极培育发展机插大户、机插服务专业户和机插合作服务组织,给予信息、技术和资金上扶持,进一步扩大机插示范面积,逐步向整乡、整村推进,鼓励机插作业组织向周边跨区作业,着力解决土地经营小规模与插秧机高投入之间的矛盾,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4.加快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农业、科技、科协、农机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统一认识,加强宣传,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建立农机和农艺部门的合作机制,共同发展,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目前本地区实践看来,大穗型、生育期长的品种应用机插秧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5.培育扶植典型,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本地已成功进行机插作业的种粮大户及合作社现身说法,大力宣传机插秧的好处,推动农民的购机热情,调动农民机插热情,辐射、带动当地农民学习和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通过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电视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广泛宣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提高农民对该项技术的认知水平。同时,争取各级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取得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上一篇:大豆高粱雨养套作高产栽培措施 下一篇: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鹿邑县夏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