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数字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8-19 11:29:47

浅谈网络数字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摘 要 基于网络数字化系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将会极大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自主优化思维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将会更加科学。

关键词 网络数字化系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58-02

1 基于网络数字化系统的数学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基于网络数字化系统的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目前很多学校打造网络数字化教学系统平台,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前,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根据教师的预习单自主预习。课堂上利用网络数字化系统让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交流、探索、讨论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参与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积极参与获得深度体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送作业,学生借助网络数字化系统巩固旧知,拓展延伸新知识,并且通过系统进行及时反馈,自己了解学习的情况。

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首先通过学校的网络数字化系统给学生发送微课和预习单,让学生在家中预习自学,通过网络平台把疑问发送给教师,提前了解学情。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学生在网络数字化系统下,运用平板电脑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探究三种栽树情况,通过画线段图或者摆小棒等方法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探究,初步得出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的三种情况的解决办法。然后小组开始讨论进行分类、整理组内的发现,通过网络把讨论的结果传到教师端。最后,师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认识棵数与间隔数的联系,归纳出植树模型的三种情况。进而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识别植树问题,利用网络数字化系统下的测试功能,当堂检测学生应用模式解决问题。在网络数字化系统引领下,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建构模型―解释应用”的数学活动过程,学习方式更加多元,思维更加活跃,提高了课堂效率,得到成功的喜悦。

2 基于网络数字化系统的数学教学,学生自主优化思维方法

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要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网络数字化系统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的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借助情景图探究单,让学生独立探究56个橘子平均分给2个人,应该怎么计算?学生很快列出算式56÷2。这时候十位5不能被2整除,怎么办?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于是就借助数字化系统平台设计课件,十个橘子装一篮,一共5篮,还多了6个,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通过拖拽、连线、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进行研究,出现三种思路。

1)有的学生先把6个橘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3个;接着把5篮橘子平均分给2人,每份2篮,剩下1篮橘子;再把1篮橘子打开平均分给2人,每人5个,最后得到每人28个橘子。

2)有的先把5篮橘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2篮,剩下1篮;再把剩下的1篮打开平均分成2份,每人5个橘子;再把6个橘子平均分成2份,每人3个橘子,最后得到每人28个橘子。

3)有的先把5篮橘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2篮,剩下1篮橘子;再把1篮橘子打开和6个橘子合起来再平均分给2人,每人8个橘子,最后得到每人28个橘子。

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操作,通过操动中思考,思考中感悟,并进行比较,会发现第三种分橘子是先分整篮的,再把剩下的合起来以单个的形式一次分完,这种分法比前两种分法更好、更方便,而且可以用竖式记录下来,同时提示学生这正是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他们获得极大的自信与兴趣。借助网络数字化系统,将抽象的算理形象地显现出来,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自主优化思维方法,从而达到沟通算理和除法算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 基于网络数字化系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科学

基于网络数字化系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已经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课程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思考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选择适合的、突破重难点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力争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在网络数字化系统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的,尤其是一些几何图形的教学,如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几何模型的变化,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可视化、具体化,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思考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除了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利用网络数字化系统不仅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中的某些教学方法,并且能创造或完善新的教学方法。否则,教师只能把网络数字化系统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如在探究“图形的密铺”时,学生先猜想哪种图形可以密铺,教师运用统计图表呈现大数据分析,直观展示猜测结果,了解学生思维的原点;然后根据学情,利用数字化平台设计教学探究点,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验证方面,通过用平板电脑不停地拖拽各种不同的图形进行验证,进而反思自己的猜想;最后汇报交流,汇总生成结论。教师打破传统课堂难以拓展设计的局限,在网络数字化系统中提供各种图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设计图案,全班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展示。在整个过程中,数学教学设计是动态的、充满科学性的。

4 基于网络数字化系统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和必要性

网络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这个平台,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但如果过分依赖或者不能科学利用,会使学生产生思维懒惰、等待心理,不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有的教师在运用网络数字化系统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只是单纯关注课件的呈现形式,没有把重点设计放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和算法的探究上,只是在课件上设置很多口算题,每题都有精美的图片,还设置点击声音、动画形式,这样的教学设计肤浅,缺少探究意识与思维培养,并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干扰,达不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因此,在网络数字化系统下的数学教学,教师要清楚优势和不足,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学情,基于网络平台设法找出在教学设计的优势。网络数字化系统主要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它的作用是辅助,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方式。

总之,在网络数字化系统下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网络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教学的真正需求和课堂变革的需要。只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就会发现网络数字化系统下的数学教与学更加有趣和精彩。

上一篇: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口总数预测方法 下一篇: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