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影响

时间:2022-08-19 10:33:36

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护理。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婴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重组护理流程,包括非营养性吮吸,喂养之后进行俯卧位和腹部抚摸等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婴儿的鼻管留置时间为(10.27±4.2)d,对照组婴儿的鼻管留置时间为(16.7±7.26)d,观察组婴儿恢复出生质量时间为(6.13±3.5)d,对照组婴儿恢复出生质量时间为(13.4±5.27)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护理流程重组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组护理流程早产低体质量儿影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1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10-01

早产低体质量儿是指婴儿的胎龄在34周以下,体质量小于2kg左右的早产儿。由于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肠胃功能发育并不成熟[1],在喂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耐受情况,并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育发展,使其体质远落后于正常新生儿,如何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护理,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关心的问题。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护理,并分成两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护理。72例患者中,男性为38例,女性为34例;所有患者的平均胎龄为(29.6±6.5)周;其中纵产47例,横产式25例。对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36人,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下面进行分析。

1.2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性的喂养方法,注意观察患儿的情况。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第一,给予观察组常规性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患儿的情况。

第二,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非营养性吮吸、对喂养后的患者采取腹部抚摸等综合性措施,通过进行重组护理,将护理循环贯穿在整个新生儿的护理当中。对低体质量儿进行胃管喂养之前实施非营养性吮吸10min左右。

第三,在进行喂养之后,对患儿采取俯卧位,并在婴儿专用的卧垫中用温水进行灌注,并将卧垫放置在早产儿暖箱内,根据早产儿的情况进行安放。对早产儿的进行调整,让其舒适地俯卧在小枕垫上,要及时观察患儿的,确保早产儿的卧位安全。

第四,主要对患儿进行腹部抚触,在每一次的俯卧之后,要对患儿进行腹部抚触5min左右。方法为:使用掌心在患儿的腹部,以脐部为中心,由内向外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抚触,注意用力均匀,并使用手指对左侧的小腹部进行轻柔按摩10min。所有护理人员在进行抚触前,使用婴儿润肤油对手掌进行,再对患儿进行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观察患儿的情况,稍微增加一点压力,观察婴儿的反映,若婴儿出现哭闹、肤色反应等情况,则马上停止。

1.3疗效观察。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患儿的鼻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过程的呕吐、呼吸暂停等情况进行记录。每天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质量进行记录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喂养相关情况分析。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鼻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质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如表1所显示:

2.2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不耐受情况主要包括:呕吐、腹胀、胃残留物、呼吸暂停等,详细如表2所显示:

3讨论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对观察组进行重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的情况。本次研究发现,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重组护理,采取非营养性吮吸不仅缩短了喂养的时间,还保障了营养供给,从而有效促进低体质量儿的生长发育,有效增加患儿的质量[2]。经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鼻管留置时间为(10.27±4.2)d,恢复出生质量时间(6.13±3.5)d,两者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重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兰卫华,郑丹丹.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20-3621

[2]王燕云,王雅兰,何芙蓉等.早产低体质量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国优生优育.2012.10(25):44-87

[3]汤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因素分析及喂养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2013.2(25):23-71

上一篇: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