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孩子练琴

时间:2022-08-19 09:40:33

现在,家有小琴童的不少。住宅楼内,琴声并不难寻。令人费解的是,其间往往不时夹杂着大人的训斥喝骂声,实在极不和谐。即使孩子练得再认真再有板有眼,有了这斥骂声,琴韵也荡然无存,大煞风景。

家长们望子成龙,其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他们除了不辞辛苦不惜工本风雨无阻地奔波在送孩子拜师习艺的路途上,还要坚持不懈定时定量地严格监管孩子练琴。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再乖巧再听话,也会童心不泯,做出些淘气不听话的事来。此时,切莫坚信“棒头出好儿”的古训,弄不好只会将童心中与生俱来的对音乐的那份兴趣和悟性摧残殆尽,岂不有违初衷,适得其反。

我想,与其在一旁指手画脚地令孩子就范,倒不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琴声引导孩子的兴趣。若自己本来就懂点乐器知识,这好办,就先自得其乐地奏将起来吧。孩子学电子琴,你拉二胡,来个中西合璧;孩子学小提琴,你吹笛子,搞个土洋结合,这样一来,那美妙悠扬的音乐足以撩起孩子亲近音乐的天性,让他发自内心地渴望追寻你的乐声,弹奏出自己的音符。如果自己本是乐盲,又寄希望于下一代盼着孩子能超越自己,那就下决心跟孩子一起学一起练吧。我有个朋友是教孩子书法的老师,他就目睹过不少陪孩子一起来学书法的家长,原来连毛笔都不会抓的,几年下来,孩子学成出师,自己的毛笔字写得也像模像样了。学乐器也一样,不要让年龄成为逃避学习的借口,学会一种技艺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休闲,它能让你空闲的日子变得鲜活滋润,充满活力。想像一下,若能在闲暇假日,茶余饭后,和孩子琴瑟合鸣,共奏一曲,岂不是一件快事。

或许有人会说,我很笨的,没有那个音乐细胞,要以身作则好难!不要紧,慢慢来吧,可先放一段音乐,自己首先陶醉其中,或击拍和之,或舞而蹈之,遥想远古之时,我们的祖先们不就是用一些瓦片竹节之类最原始的乐器敲打出美妙的韵律吗?有了一个音乐的氛围,孩子就不再觉得练琴是枯燥无味的负担,孩子练得进入状态了,你再跟他一起练,又不是让你练成音乐大师,应该没有问题。

与孩子一起练琴,既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兴趣空间,也是给自己日渐消耗的生命顺便来一次充电,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上一篇:碎石后如何促排石 下一篇:“指挥棒”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