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面构成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时间:2022-08-19 09:12:48

浅谈平面构成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摘要]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视觉元素,对于表现和营造理想新奇的视觉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透彻的掌握平面构成的知识,运用平面构成原理,将设计理念转化为最恰当的设计语言,以期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 平面构成 现代设计 视觉效果 形式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40

平面构成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设计形式语言的基础,重点研究和探讨的是平面视觉艺术的构成原理、构成规律和美学法则等形式审美关系。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无论是海报、招贴、包装还是展示、舞台等设计,都需要巧妙的运用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因此也就显示出了平面构成的重要性以及它对视觉传达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一、视觉传达设计

随着科技与通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加快了向信息时代迈进的步伐。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科技的融入,大大扩展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形式。视觉传达设计已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代设计活动中,无论我们是进行广告、标志、包装、版式等设计,还是为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而进行的平面艺术设计,无一例外地涉及画面的创造、构成和表现等基本问题。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不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十分广泛。平面构成在许多设计作品中,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诸如展示设计、编排设计、海报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譬如:我们所熟知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可以看成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展示设计。从设计的角度看,建筑的主体造型如倒置的梯形,以几何构成的手法将梁、枋、檩等长方形为主的造型单位巧妙的交织、叠加组合,极富有雕塑感。建筑语言简练直率,对称均衡,简约笔直的外轮廓呈现出平衡与稳重感,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结构美,形式感得以强化。加之颜色上采用的中国红,色彩醒目,大气恢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独特的设计构思和巧妙的设计语言充分体现了现代构成意识。

又如香港中银大厦,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远远望去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贝聿铭对中银大厦的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建筑外观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对于银行而言,其中的含意也不言而喻。许多的设计作品,无论是从世博会上的“中国馆”还是中银大厦,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设计更加注重形式感和构成感。而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基础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透彻的了解关于平面构成的知识。

“构成”这一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是由俄国构成主义的奠基人塔特林首先提出,即艺术是创造形式的过程,是对形态、材料、空间的整体感受。随后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发展出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等三大构成体系。一批当时构成主义的艺术大师包括康定斯基、夏加尔、蒙德里安等在内对于艺术设计新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平面构成即是用抽象的点、线、面等基本视觉元素来建构物象,探讨其构成形式、构成方式、构成规律、审美法则等,从纯粹的审美角度出发,建立艺术设计视觉审美的起点。

二、平面构成原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平面构成原理在版式设计中的体现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符号,依靠这些符号传达着各种信息,而这些形式符号都可概括为点、线、面三种基本形态要素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尤其是在版式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构成设计的原理。版式设计意为在一个平面上对图形、文字、色彩等经营布局,相同的元素通过不同版式的安排,能表现丰富多样的性格特点。版式设计实际上就是如何经营好点、线、面,处理好画面的分割和比例关系。好的版面分割能给阅读者好的视觉引导。版式设计中,在版面分割恰当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文字和图形,既可突出重点,又可使内容条理清晰、流畅,使阅读者产生愉悦感。而版面的分割经常会运用平面构成中“线”的元素来实现,以此形成相应的主次关系、呼应关系和形式关系,增加画面的秩序感和形式感,进一步实现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同样,如何处理好比例关系,在版式设计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比例,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和谐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在版式设计中,可将主体形象(内容)或标题文字放大,次要形象(内容)缩小,来建立良好的主次、强弱关系,以增强版面的节奏感和明快度。

不管版面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复杂,最终可以简化到点、线、面上来。一个字母、一个页码数都可以理解为一个点,在版式设计中,文字、符号、小图形可作为构成要素的点,对它的经营就是一个构成过程;一行文字、一行空白,均可理解为一条线。文字构成的线,往往占据着画面的主要位置,成为设计者处理的主要对象。一行行文字可看成一行行线,文字的方向、长短、大小都符合线的构成理论。同样,在版式设计中,“行距”这一概念是对“线”这种构成要素的充分理解和运用,结合字体大小、排版方式、视觉分辨力、内容的多少、信息关注度等,“行距”的确定十分讲究。线也可以构成各种装饰要素,以及各种形态的外轮廓,它们起着界定、分隔画面各种形象的作用。线可以串联各种视觉要素,可以分割画面和图像文字,可以使画面充满动感,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稳定画面。数行文字与一片空白,则可理解为面。面在版式设计中表现的形式,比线更丰富、更多样,一组文字,一篇文章,最终构成一块面。因此,在版式设计时要把握相互间整体的和谐,才能产生具有美感的视觉形式。

2、平面构成的组织形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重复、渐变、特异、发射、近似、肌理、对比、密集等,每种构成关系都有不同的视觉感受,这里仅以渐变构成和特异构成做一分析:

渐变展现了形态发展变化的序列过程。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地循序变动。渐变手法的应用,有利于形成有顺序、有节奏的韵律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路旁的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山峦的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等等,无不充满着渐变的过程。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在1947年推出的一个宣传海报:海报的中心画面是从远处排列而来的一排可口可乐瓶,由远及近,可乐瓶从视觉上由小到大的渐变,使最前面的一个可乐瓶得到了放大,醒目又具有冲击力,收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特异是在规律性的构成中,具有相异因素的形态同时作用,以此产生独特的异常现象,借以突破规律性的统一单调感觉,产生视觉反差,达到对感官的刺激、振奋。特异的因素在自然形态中到处存在着,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星空与月亮等,都是鲜明的特异现象。在一些广告作品中也常看到特异的应用。比如一个百威啤酒的平面广告设计,以“我的百威,与众不同”为主题的系列设计中,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用排排的瓶盖组织起来的画面,重复排列的瓶盖都是反面放置,其中一枚正面放置的瓶盖打破了这种规律性,上面清晰地印有百威啤酒的标志,特别的引人注目。整个画面简洁干净,形成视觉反差,产生了视觉中心,同时又符合“我的百威,与众不同”的主题。成功运用了特异的构成形式。如图(2)所示。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版式设计中点、线、面构成元素的论述和对几个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由此也可以看出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并且显示出了其重要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视觉元素,对于表现和营造理想新奇的视觉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透彻的掌握平面构成的知识,运用平面构成原理,将设计理念转化为最恰当的设计语言,以期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易心,刘浪,陈耕.构成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杨璐.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D].天津: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07

[3]何章强.平面设计与广告创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亢春光.论平面构成原理在设计中的作用[M].河南: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07

作者简介

陈亚飞,女,现为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

李永春,男,四川南充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现为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

上一篇:摄影艺术的审美意境 下一篇:语义互补与语境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