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陆良县玉米高产创建

时间:2022-08-19 03:25:08

浅析陆良县玉米高产创建

[摘 要] 大旱之年通过玉米高产创建样板的成功举办,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发挥了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探索出样板举办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玉米;高产创建;成效;做法

2010年面临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陆良县以“抗大旱、保民生、促增收”为宗旨,在大莫古镇德格海子成功举办玉米高产创建样板10200亩,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为大灾之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起到了较好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完成情况及成效

1.完成情况

按照“百亩核心、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要求,以高产、优质、增效为目标,高质量、高规格举办高产创建样板10200亩,其中:百亩核心区200亩,千亩展示区1000亩,万亩示范区9000亩。尤其面临严重干旱天气,因地、因时制宜,以抗旱节水技术为基础,在选用良种、抓住节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机耕、品种、节令、规格、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八个统一要求,集成应用了肥床育苗移栽、定向湿直播、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统供玉米良种、统供测土配方专用肥、统防病虫害各1200亩,示范推广肥床育苗移栽技术500亩,推广定向湿直播技术9700亩,地膜覆盖10200亩。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区玉米良种统供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专用肥施用率达100%,农药统供和专业化机防率达100%;万亩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率达100%(专用肥施用率达70%、自配肥30%),地膜覆盖率达100%。

2.主要成效

(1)经济效益。经省、市、县专家组按好、中、差三类田块进行田间实收测产,在百年不遇的干旱灾害影响下,样板区加权平均亩产694.0kg,比项目预定亩产指标657.6kg/亩增产36.4kg/亩,增5.5%,比全县大面积平均亩产559kg增产135kg/亩,增24.15%。综合增产情况、市场价格(2.5元/kg)、农资价格等因素,样板区共增产玉米137.7万kg,新增产值344.25万元,节本增效48.45万元,共新增效益392.7万元,人均增收275.93元。

百亩核心区:实测16户21亩,平均亩产863.0kg,比预定产量指标780kg/亩增83kg/亩,增10.6%,比全县平均亩产559kg增 304kg/亩,增54.38%,200亩共增产玉米6.08万kg,新增产值15.2万元。

千亩示范区:实测 16 户74.9亩,平均亩产751.8kg,比预定产量指标700kg/亩增51.8kg/亩,增7.4%,比全县平均亩产559kg增192.8kg/亩,增34.49%,1000亩共增产玉米19.28万kg,新增产值48.2万元。

万亩示范区:实测16 户89.61 亩,平均亩产683.8kg,比预定产量指标650kg/亩增33.8kg/亩,增5.2%。比全县平均亩产559kg增124.8kg/亩,增22.32%,9000亩共增产玉米112.32万kg,新增产值280.8万元。

与此同时,因栽培技术的改进,样板区每亩减少用种0.3kg,亩节约7.5元;减少施用农药2次,亩节约25元;配方肥施用成本比习惯施肥成本降低15元/亩;每亩共节约成本47.5元,10200亩共节约成本48.45万元。

(2)社会效益。在大旱之年,各级领导对高产创建样板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特别是在春耕抗旱期间,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亲临样板区检查指导抗旱保春耕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抗灾夺丰收的信心和决心。在抗旱栽种、抗旱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当地群众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练了意志,凝聚了人心。通过积极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和各项重点科技措施的培训落实,样板区玉米种植规范化程度高、技术到位率高、各生育期长势喜人,为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当地群众提高了较好的学习参观现场,多家媒体在样板区进行了多次专题采访和报道,云南省电视台做了长达15分钟的中耕管理现场直播,充分发挥了样板在促进全县玉米均衡增产中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3)生态效益。通过选用高产抗病良种和高效低毒农药,增施有机肥,推广应用测土配方专用肥,实施地膜全覆盖等,既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对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及时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和大莫古镇镇长为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审查、监督等工作;成立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为组长,中心副主任和大莫古镇农科站站长为副组长,其他相关科技人员为成员的项目技术实施小组,分片负责宣传、发动、培训、组织实施。同时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组成技术顾问组,负责专业技术咨询和服务。做到人员到位、任务明确,保证了各项工作协调、高效开展。

2.整合资源,落实政策

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为充分发挥一切有利因素在高产样板创建中的作用,一方面整合国家粮种补贴、地膜覆盖补贴资金和相关抗旱救灾资金,加大高产创建调水和良种、地膜、化肥、病虫害防治等农用物资补助以及专业化机耕、专业化病虫害防治补助力度,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抢栽抢种、抗旱自救积极性。另一方面整合栽培、土肥、植保、种子等专业技术力量,扎实做好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为高产创建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3.建立档案,规范标牌

为积累和总结高产创建的成果和经验,使工作实绩查有痕迹,技术规程定有依据,在高产创建实施过程中要求科技人员把高产创建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技术规程、工作日程、田间观察记载、作物长势分析、田间测产结果、项目图片资料、工作总结等及时存档,加强痕迹管理。同时项目单位按省级高产创建统一版面,在项目区设立了标示牌,注明了创建单位、品种名称、目标产量、技术要点、指导专家、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方便了农民学习,又使高产创建活动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4.积极开展专业化服务

按照“八个统一”技术措施要求,县农业局及早组成玉米高产创建抗旱科技服务队包片、包点,开展信息服务、技术调查、技术指导等工作,并积极组织农民专业队开展代耕、代种、代防工作,确保了样板区种植、管理等不误农时,各项措施进村入户到田到位,共完成专业化机耕2050亩,专业化栽种510亩,专业化病虫害机防1200亩。

5.制定技术规程,加强分类指导

面临严重旱情,针对玉米栽种节令延迟,栽种期拉长,苗情差异偏大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技术规程,加强分类指导,在“八个统一”的基础上,认真选择良种,调整栽种节令,确定栽种方式,明确主推技术,并深入一线,加强分类指导,降低了干旱灾害造成的影响,使样板区玉米各生育期长势均好于大面积生产。其中提早整墒待雨,适当延迟节令,地膜全覆盖适应了抗旱增墒保苗的需要;视苗情补施追施偏肥,促进了植株健壮整齐;分片选择抗旱湿直播和肥床育苗移栽技术,适应了当时抗旱栽种的条件,提高了应用效果。

6.创新机制,转变工作作风

为了充分调动技术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抓好高产创建样板工作,对高产创建片区负责人实行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由片区负责人选聘技术人员,实行定地点、定面积、定技术措施、定产量、定奖惩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强化责任,严格奖惩,有效增强了技术组成员间的沟通协作,提高了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7.加强宣传培训

以抗旱夺丰收为主题,采用专题培训、田间现场指导、发放资料、广播宣传、黑板报等方式,多渠道宣讲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组织保证措施、田间操作要求等内容,共组织各类培训12期,培训45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2000份,使项目区群众成为技术明白人和技术应用的自觉实践者,充分发挥了高产创建样板在全县玉米生产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一篇:井冈山市发展绿色红米生产及种植技术 下一篇:杂交水稻机插软盘育秧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