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物理习题教学过程

时间:2022-08-19 01:28:16

浅谈优化物理习题教学过程

摘要: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教改多年,但应试制度不变,造成了课改而题不改,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学局面。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过于热衷习题的讲解和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习题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重解题,轻体验的现象。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质量,就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习题教学;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物理习题教学

习题是一种在某一层面上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与用的初级过程。这是一种模拟实际的应用练习,在假定的“实际”情景下去分析、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一系列的“应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学习能力。习题,包括课内例题、课外作业、测试题等。

我着手努力改变习题教学的方式,探索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念进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习题教学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在习题教学中也要为学生设计真实的学习问题情境,支持学生对整个学习问题或任务的自,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对所训练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同时强调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只有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引用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施加建构主义理念才可以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领会、掌握和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索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施加建构主义理念有助于推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发展,把物理教学与社会及人的发展和谐地联系起来。

三、实践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初中物理习题教学

提高习题教学质量,即力求做到以适当少的题量达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并能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建构习题教学新模式,让习题教学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其中包括:教材开放、资源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时空开放、习题形式开放、讲评方式开放等。习题教学要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下培养学生的怀疑态度、批判精神、勇敢质疑和争论等。现阶段,我从习题形式开放、讲评方式开放两个角度进行了尝试:

1、 习题形式开放

我在《电功率习题课》中设计了这样的习题:

案例一

例题:某家庭用的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3000R/kW・h”,如果看某个电视节目时,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此时家里其他用电器不工作),已知看这个节目用了1小时,那么,所用电视机的功率为多少瓦?

学生计算并回答:200W

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变题

学生变试1)某家庭用的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3000R/kW・h”,如果看某个电视节目时,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0转,已知看这个节目用了2小时,那么,所用电视机的功率为多少瓦?

其他学生解答:1000W

教师和部分学生质疑:好大的功率啊!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此时家里其他用电器也在工作

教师指导:学生可试着建构知识体系,合理编题解答

学生自编题2)某家庭用的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3000R/kW・h”,如果看某个电视节目时,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此时家里其他用电器不工作),已知所用电视机的功率为200瓦,那么,看这个节目用了多少小时?

学生共同解答:1h

学生自编题3)已知所用电视机的功率为200瓦,那么,2kW・h的电能可供此电视机观看几小时?

学生共同解答:10h

设计思想:

这道题构建了初中物理创新习题模式,模式由做题―变题―编题三个阶段组成,主要内容有(1)渗透问题解决理论;(2)变式训练;(3)自编习题。采用让学生自己分析、动脑、动口、动手,教师多加引导的教学方法。运用课件出示例题,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什么,运用到哪些概念、公式等。理清解题的思路,然后请同学上黑板解题,解题完成后,由学生自己小结,通过解此题有哪些收获,最后教师归纳小结。

2、讲评方式开放

以往的试卷讲评课,教师根据正确率的统计情况,选择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由于教师上课讲评面向全体同学,所以对于做对的那些同学,听课效率就不高;但若是不讲,不会的同学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介于此,我在试卷、作业的点评上作了这样的尝试: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认领需讲的题目(即测验卷、作业中出错较多的题)。

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认领题目(因为担心领晚了会只剩下难以讲清的题),同时也有小组主动承担难题。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人主讲,其余人答辩。

小组成员认真准备,有的小组在课前还进行了试讲。

(3)课堂上学生做小老师。

开始很紧张,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耐心启发下,逐渐放松。主讲的同学大多数条理都较清晰,有的还很老练;有的小组一题讲两种解法(先基本方法后巧解);一些组的同学还能合理协作:两人同时上台,一位同学讲第一种方法时,另一位同学画图准备,节省时间。结果是讲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主讲人赢得了阵阵掌声。

四、实施结果调研

对于练习题的变式思考题的解答的统计结果如下:能合理添加几个小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5%;能合理变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3%;能合理编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56%;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63%左右的同学,不但理解了例题的变式,并且也领会了练习题的变式思考题的设计意图,这种开放式的习题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建构主义理念下的习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课堂教学的高效,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效果与传统习题教学相比有着显著差异。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施加建构主义理念有利于物理学科教育目标的进步与发展,使物理学科教育能主动适应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施加建构主义理念可以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领会、掌握和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索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施加建构主义理念有助于推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施加建构主义理念有助于实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

以上是我在建构主义理念启发下对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质量方面的一些新的设想和探索,仍有待不断的应用和完善。今后我会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我相信最终一定能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国梁,束炳如等改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景春,王沛清。物理习题教学。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陈爱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关文信,毕凤祥,韩艳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下一篇:独立学院EDA技术课程教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