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财产收入与劳动收入的关系

时间:2022-08-19 01:22:51

正确处理财产收入与劳动收入的关系

赵人伟

作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是研究我国分配问题的资深教授,三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7年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的报告中有好几处谈到居民或家庭的财产和财产收入的问题。例如,第一部分在谈到过去五年的成就时说,“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第八部分在谈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说,“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应该说,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里如此重视居民的财产问题还是首次,而且还很有新意。

根据我个人的学习体会,十七大报告如此重视居民拥有个人(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指出居民拥有个人财产的重要性,体现了藏富于民的思想, 也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我体会,承认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承认居民拥有个人财产。十七大报告不仅指出了居民个人财产普遍增多的事实,而且从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角度指出了居民拥有个人财产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组织一个代表团来我国考察,该团的专家们写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中国居民从很低的工资中剩下一点钱存在银行,从银行极少量的存款里面取得极少量的利息,这可以说是财产性收入;除此之外,中国居民就没有什么财产性收入可言了。所以,当年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少到可以略去不计。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改革,今天的情况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我们终于认识到:社会主义决不是国富民穷的社会,而是国富民也富的社会,具体来说,就是既有公有财产,又有个人财产的社会。在全国人大通过物权法的基础上,党代会又进一步肯定了居民拥有个人财产的重要性,应该说,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改革深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真义,不仅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而且重视居民财产的增加。收入是一定时期内的流量,财产是一定时点上的存量,就像一条河流在一定时段内流出的水是流量,而一定时点上水库里所存的水则是存量。看一个居民或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不仅要看其每月、每年的收入有多少,而且要看其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所积累的财产有多少。

(二)明确了居民除了劳动收入以外,还有财产性收入,既有利于提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又有利于拓宽居民增加收入的渠道,体现了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按照市场规律,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果市场规律不受干扰的话,那么,通过各种要素的收入的合理性就可以透视出各种要素价格的合理性。而要素价格的合理性就可以反映出各种要素的稀缺性,从而使各种要素,用我们习惯的话来说,就是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反之,如果要素的收入和要素的价格不合理,就会造成信号的混乱,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前些年土地这一要素的收入和价格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土地开发中的浪费现象,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

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除了拥有劳动收入以外还可以拥有财产收入,对于生活的稳定也是有意义的。例如,我在英国当访问学者期间就曾经看到,有的失业工人在失业期间除了失业救济之外没有工资收入,就将个人拥有的住房腾出一部分出租,从而取得一些房租收入来维持生计。

当然,重视增加财产收入,并不是忽视增加劳动收入。然而,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最近的2007年《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蓝皮书透露,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41.4%,降低了12 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人们担心的是出现“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而今天,人们担心的是出现“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看来,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有针对性的。这说明,在GDP高速增长、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绝不能忽视劳动收入的相应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劳动群众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来说,用压低职工工资或劳动者收入的办法来提高企业的利润并不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提高经济效率;只有在企业利润的增长同劳动者收入的增长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的关系,才符合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指出了收入和财产之间的互动关系。

十七大报告不仅重视居民收入和财产的增加,而且也点出了收入和财产的互动关系。居民的收入增加了,用于消费外的部分就可以转化为财产。当居民把消费之外的收入用于购买股票或存入银行时,收入就转化为金融资产;当居民把消费之外的收入用于购买房子时,收入就转化为物质资产中的房产。反过来,当居民的财产增多时,财产有就可以转化为收入。像出租房子所获得的租金,银行存款所获得的利息,购买股票所分得的红利,都是财产性收入。

在处理收入和财产之间的互动关系时,我们需要防止的是在收入差距过大和财产差距过大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而是要在收入差距适度和财产差距适度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四)要防止财产及其收入的差距过大。

我体会,十七报告中所说的“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防止财产及其收入差距过大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意思。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初步研究,我国居民的财产有六七个子项目,其中最主要的是三项,即房产、金融资产和土地,土地主要是指农村。这三项大体上的比重是房产占将近六成,金融资产占两成一,土地占将近一成,三项合计,约占居民财产的九成。2002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45左右,财产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55左右,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比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高出大约10个百分点。其中,房产和金融资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更高,都达到0.6以上。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明显超过发达国家;我国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虽然没有超过发达国家,但财产高速积累和显著分化的势头是很明显的。可见, 如何防止收入分配差距和财产分布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确实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至于如何创造条件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是要深化改革。许多导致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过大的问题都同权钱交易、寻租设租等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是同权力缺乏制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防止有人利用权力化公为私,权力制衡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加强权力制衡,在继续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推进政治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将近三十年,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还没有完成。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既存在市场竞争的因素,又存在垄断的因素。人所共知的是,市场竞争不能解决分配公平、贫富差距问题,需要政府的介入;各种垄断,包括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等等,则不但不能解决收入和财产的公平分配问题,而且只能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

其次是要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通俗地说,再分配就是“抽肥补瘦”,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包括补贴)等手段让收入和财产从富人手中转移到穷人手中,以便在维护激励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生同再分配的初衷相违背的情况,即通过政府的再分配功能并没有达到“抽肥补瘦”的目标,反而出现了“抽瘦补肥”的情况,即所谓的“逆向再分配”。为了正确地运用再分配政策,首先必须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逆向再分配”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农村实行的是净税收的政策,对城市实行的是净福利、净补贴的政策,被人们称之为逆调节的政策,其结果是扩大了城乡间收入和财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

在防止财产及其收入差距过大方面,我认为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提出来研究和讨论的:

第一,农民如何从土地这一重要的财产(哪怕是承包经营权)中获得应有的收入或收益,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如所周知,过去二十多年来,在土地的流转中,农民所得到的收益是很少的。这种状况是不是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都是应该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加以解决的问题。

第二,为了防止财产分布差距过大,要不要逐步创造条件在税收体制中引入财产税和遗产税?这个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人(包括我在内)提出,当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而且还要解决许多相关的技术问题和利益问题。尽管对如此重大的问题做出决策要慎重,但对这样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

上一篇: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方案求解 下一篇:公路收费乱局拷问路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