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之要点分析

时间:2022-08-19 11:51:23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之要点分析

摘 要:新时期,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问题集中体现在财务风险管控和财务内控决策缺失两方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管理者必须立足企业发展现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创新。对此,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从组织机构、人力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控、内审机制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要点,以期为业内同仁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内控;管理要点

新时期,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成效的好坏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此,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要点研究,对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财务内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方法

1.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基础

目前国家以《会计法》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最高法规,企业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方面要依靠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也应当有自身的“母法”。而这种企业内部财务总体制度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总控原则,例如:企业可以制度类似于《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成本控制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会计一核算制度》等具体的财务控制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要坚持民主的原则,从制度的建立到制度的公布、执行都应该有民主的意见参与,同时要在实际的会计控制工作中不断地对制度内容进行完善。

2.企业内控制度的作用

企业内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内控制度可确保企业经营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精准性和完整性;其次,企业内控是企业资产安全的一道“安全锁”,是企业各项资产完整的重要保障;最后,企业内控制度有利于推动企业经营模式的完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驱动。所以,企业必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组织机构的整合优化,真正发挥企业内控管理的作用。

3.企业内控制度组织机构和方法的创新

首先,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组织机构的创新。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应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在夯实基础建设的前提下,逐步构建并完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应采取市场链式组织结构,也就是说,要将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营销部门等从原有体系内独立出来,并将其建设为具有集团性质的资金推进部、物流推进部和商流推进部,增强企业内控管理的集团化和统一化,是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

其次,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方法创新。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想全面掌握自身状态,并及时调整方向以适应市场发展,就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展开:

第一,加强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预算、事中管控和事后评估,如此才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快速消除,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

第二,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完善企业内部职权监督体系,而且能够提高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

第三,采取集约型管理方法,构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共享平台,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真正的“市场链”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要点

1.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甚至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注重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业务素养的培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企业要全面落实和执行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并构建完善的稽查体系和追责机制。企业要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工作澜鳌按章办事、能抵住外在诱惑坚守业务底线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那些损公肥私、、对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员工,必须要严惩不贷。

2.定期检查,全程监督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相关主体必须加强内部检查,实现对企业财务运营的有效监管,具体包括:

第一,钱帐是否出现财务分管问题,是否存在相互牵制的现象;

第二,银行账号的运营是否合法,现金管理、支票管理、票据管理等是否合规,相关财务管理政策与条例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货币资金定期盘点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短款问题的处理是否符合规章制度;

第四,往来账目的运营是否合法、合规,资金出入是否经过严格审批;

第五,企业经营核算、税金会计核算和专项费用管理是否合法、合规。

三、成本费用管理

首先,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必须要与企业组织机构相契合,也就是说企业预算应该由不同的预算小组完成,就是要分成不同的小预算,简单来讲就是企业内部不同单位的财务计划。与之相应的成本管控,包括数据记录、预算计划等,都是在各个子单位内部完成的。这些子单位作为独立的预算主体,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权范围,而对这些费用控制行动的管理则需要采取多元化手段展开,如用专业的财务专业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

其次,要尽早获取真实全面、精准客观的财务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进而将市场风险降至最低,避免出现因信息失真造成预测失准最终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出现。因此,企业需要构建往来账目管理、合作商档案管理、供应商准入等机制,确保企业财务数据和信息的全面性。

四、财务风险内控管理

所谓的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因财务结构失衡、信息失真、融资不当等造成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使得投资者无法获取预期收益的风险。客观来讲,财务风险是企业无法根本规避的一种危机,只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这就需要企业构建全面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包括企业目标、内部环境、风险对策、信息监控、各个层级监管等。

首先,全面风险控制的实现,需要一明确发展目标为前提,以科学的财务核算与决策为依据。而明确财务风险管控目标的基础则是制定相应目标。具体来讲,企业要结合自身战略发展规划,科学制定风险管控目标,然后对其进行层级细化,明确企业内部不同单位的子计划,然后各层级部分依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其次,还要对各类风险管控要素加以综合考量与分析,相关主体要结合以往经验和预测因素进行弹性规划,确保相关计划的可行性。

最后,将风险管控落实到企业各个阶层,确保全面管控的落地,同时要构建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不断提高风险识别与规避能力。

五、内部申计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各层级业务和财务执行展开独立评价,以确定相关政策是否得到落实,相关行为是否合乎规定,资源使用是否存在浪费现象,等等。尽管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工作,但广义层面上讲依然属于财务内部管控范畴,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则需要打破内部财务管理的体制局面,而是要联合多方力量展开,例如,可以将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权威部门作为辅助审计,以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的公正性、透明性和合理性。而具体的审计流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包括审计目标与小组的确立、审计内容的初步整合、审计工作的实施、审计结果的整理与公布。

六、资金控制管理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强调对资金的控制管理,特别是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现金为王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对企业内部资金管控更多地考验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首先,资金控制要在体现在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要全面考量企业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对企业现金流动的影响因素展开全面分析,选择合理融资渠道,科学编制现金预算,以达到资金流入与流出的平衡。如此一来,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财务计划执行困难、考核困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强了资金控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保证审批权高度集中在管理者手中,这样有助于企业实现全面收支平衡,提高现金的流转效率,减少资金的沉淀,控制现金的流出。但是,这种管理形式也不利于调动各层次开源节流的积极性,影响各层次经营的灵活性,以致降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效率。为了进行双方面的权衡应该建立相P的统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资金审批原则,保证审批的规范性和快捷性。另外,企业可以设立结算中心,对需要审批的项目资金进行独立结算,保证了经营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成效的好坏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要想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创新,包括创新财务内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加强财务风险内控管理、加强内部申计管理和加强资金控制管理。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能力,才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才能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靖.谈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2011(04).

[2]杨华.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价值工程,2011(11).

[3]王留峰.浅议企业财务内控制度[J].现代商业,2011(21).

[4]张萍.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内控管理[J].知识经济,2011(18).

[5]乔琦,陈娜.完善企业财务内控体制的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上一篇:个性化的穿搭方案、定制式的礼品文化 下一篇:Flooding算法改进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