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19 11:01:41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专业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除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师专业能力外,还必须熟悉相关职业领域内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传承、创新的意识。职校专业教师的成长,必须经历提高综合素质、按行业及专业标准规范教学业务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师;能力;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0;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19-0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渐加大,职业教育形势喜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扩大的直接结果是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剧增,各种教学资源日益紧缺,而其中专业教师紧缺的矛盾又尤为突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内涵的发展如何与规模的壮大相适应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水平都备受关注。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是师资队伍建设。所以,培养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二、职校专业教师的能力标准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教师队伍。作为教师,如果仅把教师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缺乏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是不行的。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职校教师,是技能的传承人,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人。职校教师的成长,必须经历提高综合素质、按行业及专业标准规范教学能力的过程。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职业针对性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对职校教师的要求既有和普通教师标准相同的普遍性,又有与其他教育类型差异所决定的职校教师标准的特殊性。对于职校专业教师而言,除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师专业能力外,还必须熟悉相关职业的一线工作,注重相关的实践操作与技术应用。即应具有相关职业从业经历,对于相关职业领域内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情况十分熟悉,具有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同r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三、职校专业教师的能力培养

职校专业师资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招录高等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二是引入有社会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的专业人才。作为称职的职校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务实经验,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为此,学校除负责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弥补短板。

对来自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由于他们普遍没有一线的工作经历,不熟悉具体业务工作,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工作经验。当然,也许有的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实践业务培训,也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过专业实习,但由于没有脚踏实地地在企业磨炼过,所以他们完成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对这类青年教师,学校应制定教师去企业实践的实施办法,并在管理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强化他们实操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学校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为他们到企业去锻炼创造机会。青年教师不只是去参观学习,而是要深入企业一线,请富有经验的企业专家、行家任指导教师,确实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生产任务,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熟悉现代企业的发展现状、在企业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体会工艺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传承工匠精神,培育职业素养。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与创新大赛,让青年教师通过强化训练,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当然,专业教师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有计划地开展科普宣传、技术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或选派优秀教师挂职锻炼,直接深入到生产一线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将学术科研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等方式,也不失为教师实践能力锻造的良策。让教师到实践中去,旨在让他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从会讲到会做,从理论到实践,从关注专业到关注企业,实现知识、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使教师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培养。对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来自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而言,规范操作技能、完善专业理论、提升教学能力是关键。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是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大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文化素养去感召和感染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因学习而创造自己的未来。这个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科技的进步促使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加之目前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健全的培训制度,社招方式进入职校的专业教师除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熟悉外,在对生产流程的系统性、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工艺材料改进的前瞻性等知识的把握上还有提升空间。对这类教师,可采取教师之间互助的方式,如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与来自企业的教师之间“结对子”、观摩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上的“示范课”“公开课”以及新进教师上的“汇报课”等进行互帮、互学交流,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共享各自的经验和认识,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要通过学习辅导与大学生交流,了解大学生认知结构和思想动向,熟悉教法学情;通过学术报告、现场指导等与专家交流,掌握行业、专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学习现代培训方法、了解现代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要通过提升理论水平,编撰务实的、有特色的校本教材,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无缝对接”。要通过对这类教师进行职业理想塑造、教学态度和行为规范修正、育人理念及教学手段、方法培养,加之他们置身教学活动氛围,耳濡目染,使他们自觉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逐步向知行合一、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合格“双师型”教师行列迈进。

四、职校专业教师的成长发展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积累的过程。虽然每个从懵懂的新手教师到称职教师,再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都无法复制,但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关键在于优秀教师具有一般教师所不具有的一些特质。实验证明,许多特质通过人为的用心努力、培养,一般教师也是能做到的,如持久的职业动力、优异的教学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创新意识、对教育教学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几乎都不是师范院校出身,对“教师应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去教书育人”缺乏切身思考。身为教师,什么样的言行才符合道德理性要求、符合教师人格形象,多半是入职后才逐渐体会明了的。新手教师具备更强烈的教学热情,对自己的教学事业怀有美好的憧憬,因此在新手教师入职之初,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培养,增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道德情感,让他们形成对大学生、社会的高度责任心,树立尽心尽责、乐于奉献、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是最有效、最可行的。强化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意识,是职校专业教师实现自我导向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般人在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时,可能更多地是出于生存需要:工作稳定、每年有两个假期、社会地位较高、收入尚可等。作为教师,若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摒弃以上功利的因素。做一名好老师,如果没有一种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只有把教师职业当作事业来发展,把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从生命而不是生存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教育活动,才可能保持恒久的职业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真正赢得大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仅具备一般教师的特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即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所需具备的教学能力,除教学基本能力,即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思维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评价等能力外,还需具有本行业和专业技术、工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发展趋势的洞察预见能力。新入职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工作,逐步提高教学能力,这是在学校中可以实现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则需要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积累。因此,要成长为优秀的职校教师,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需要做到教学工作与生产实践交融互通,既能讲清为什么,又能示范怎么做。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言传身教之重任,培养出的大学生也才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三个阶段,即适应、熟练与变革。适应是指新教师能认真对待教育过程;熟练是指教师已有一定经验,能够灵活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变革即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教育的水平与能力。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通过学习、借鉴、总结、反思,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后,就可以尝试着探索一条具有自身个性特色和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创新之路。创新不是一味地弃旧图新,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自身意识到确实有改变的必要,从而为自己提出新的目标或尝试以更优秀的方式实现原有目标。创新需要教师在巩固现有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以教学为乐,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技能进步为出发点,最终将创造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显而易见,它不是一般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它是目的性很强的人与人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复杂活动。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要不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教学心理和行为进行不断调控和完善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克服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教师不仅要在自我完善方面进行修炼,还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进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师的高尚道德素质,是其他职业素质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水平,是决定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师能否保障教学质量继续提高的基础;教师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以及自我发展的愿望与动力,决定着教师是否具有教学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五、结束语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说,要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而职业院校W科专业建设、办学层次水平、人才输出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队伍素质。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技能培养的超前性、行业标准的统一性和质量评价的规范性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书面成果让其他人借鉴;要掌握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形象地讲解技术知识、身体力行地进行操作示范;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深入生产一线,不断地汲取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基础上,善于反思、勤于总结,具备传承和创新的能力;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制定实施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通过市场调研并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和经验,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或创业活动提供可靠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彦文,王颖.现代教师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朱雪梅,叶小明.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依据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07).

[4]刘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5]庞捷敏,范洁梅.高职院校年轻教师自我导向发展的金字塔能力结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01).

[6]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篇:两千封泣血家书,那是天堂里妻子的声声眷恋 下一篇: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对话式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