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以现代的舞寻远古的魂

时间:2022-08-19 10:55:07

《九歌》以现代的舞寻远古的魂

舞台

《九歌》是为了纪念云门舞集创团25周年而编的一部舞剧,也是云门舞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之前被云门封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年再度于台湾上演,今年三四月,也来到了内地几大一线城市巡演。

云门舞集的名字取自古书《吕氏春秋》中的一句话:“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可见云门舞集从创始开始,就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白蛇传》、《红楼梦》、《奇冤报》等作品都与中国传统文学密不可分,而这次来到内地的《九歌》则是云门最早的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现代舞作品,首演于1993年。

《九歌》是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改编自远古祭祀乐歌的诗集,包含在《楚辞》里面。同样是古代文学,相比起《诗经》的朗朗上口,《楚辞》更难一些,按学者们的说法,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浪漫文学著作,文字上更为华丽,而且几乎每一段话中都会有“兮”这个用作感叹音的虚字,可见作者在创作这部诗集的时候带入了不少的情感。就情感代入这一点来说,这部作品还是很适合被改编成舞蹈的。

诗集原作总共11个篇章,改编成现代舞时,被林怀民做了一些合并和删减,形成了全剧八个段落,从迎神中的女巫祭祀开始,将东君、司命、湘夫人、云中君等远古诸神—展现在舞台上,最后以礼魂作为结束。

《九歌》第一幕"迎神"中,女巫身着鲜红的长裙,跟着节拍狂舞,扭动身姿以性的动作诱惑天上的神灵下凡,甚至与神灵有交媾的行为—这更像是一场召唤远古文化的仪式,它以让巫女在舞台上召唤远古诸神的形式,来召唤我们民族远古文化的魂魄。但让人意外的是,全场的开端,最先出现在舞台上的是一个西装革履提着箱子的现代人,这无疑会让观众找到一种身份上的共鸣。《九歌》中渗透的传统文化,迁移到现代中实则并不突兀。这一场仪式不止于表演,内核是信仰,是沉重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过于强势,所以谈及古代文化,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大部分都是儒家的文化。而远古时期先民所信仰的诸神、所进行的祭祀活动以及背后相关的文化象征体,都已经被现代人所遗忘。以至于到如今,谁也不知道当初先民祭祀的时候是用的什么样的音乐。所以,林怀民在这部作品中大胆启用了许多原生态的民族音乐,比如藏族、邹人、卑南人,包括日本、印度、爪哇人的传统音乐,以求可以接近远古时期的乐感。

对现代人而言,《九歌》可能是一个救赎。借着这出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现代舞剧,重新找回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敬意—常听人说,当下的社会缺少信仰,价值观分崩离析,而这一份救赎,似乎也就来得正好。

上一篇:厨子戏子痞子 影帝齐耍贱 节操碎满地 下一篇:变白一点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