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也奢侈

时间:2022-07-07 07:47:58

二手也奢侈

现在的中国,就如同十年前的日本,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正蓬勃发展。难以想象,曾经如此在乎“面子”的中国人开始接受并购买别人使用过的奢侈品。曾几何时,奉行“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富裕阶级开始出入米兰站等二手店。

这几乎是一条固定路线。在奢侈品充沛的国度,二手奢侈品交易一定会出现。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终有一天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二手市场的繁荣也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如同所有带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一样,出现在中国的二手店,亦是如此。

卖方的试探

现阶段中国活跃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商,主要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以香港来内地淘金的米兰站为代表的买断模式,另一种以在中国本土成长的寺库为代表的寄卖模式。前者以现金购买低买高卖,主要以箱包为主,而后者则是为货主提供寄卖渠道,收取一定的服务费,除了箱包还包括珠宝、手表以及服饰、配饰。

2008年,香港知名二手交易商米兰站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大内地店铺,自此掀起一股二手奢侈品交易风潮。依托香港的成熟市场和买卖模式,内地的米兰站几乎照搬香港的经营模式,能够快速地提供现金,是米兰站的最大特色。其中国区市场经理戴汉辰认为,二手买卖,这其实是一种环保的时尚消费模式。“消费者把闲置品相互交流,这减少了品牌盲目的制造成本,不让物质泛滥。此外,还有旧物利用的功效,客户可以很快从我们这儿拿到现金,不存在手续和时间问题。”

戴汉辰所说的迅速拿到现金的问题,是米兰站独有的买断模式,即消费者不管出于任何目的将自己用过但几乎全新的正品奢侈品皮包拿去米兰站套现。但需要注意的是,米兰站对收购的款式有着严苛的要求:这些品牌几乎不打折,这些款式是非常畅销的款式—例如爱马仕的Berkin系列和Kelly系列,以及LV的许多畅销款……由于是买断模式,米兰站为所出售的皮包承担质量保证,并开具正规发票。

在山东发迹的李日美和他的几个亲兄弟,在获得天使投资后,创办了寺库,以李日学为首的6人创业团队,类似米兰站的二手交易中介。与米兰站不同,寺库推出的是寄卖模式,即客户将所要出手的二手奢侈品放在寺库的平台,与寺库的顾问一同商讨为其定价,卖出后寺库收取实际成交额的某个百分比的佣金。寺库的全国销售额在2012 年达到三亿多人民币。

李日美认为,奢侈品市场发展到一定的容量,市场会分等级,自然而然有了新旧更替。“这有点像二手车交易,奢侈品也一样,许多人买了之后其实根本用不到,因为大部分人买的时候和用的时候会有不同心理。”戴汉辰也认为,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周期是完全按照国家制定的节假日制度发展的,“过年过节了,整个社会氛围就是消费,这同样也促进了奢侈品消费。我们店生意的发展曲线与国家整体消费趋势一致”。

二手亦保值

在二手奢侈品市场受欢迎的品牌,无一例外都是在中国拥有超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的品牌,市场口碑孕育了巨大的潜在客户,直接促使这些品牌继续在二手市场保值增值。“许多奢侈品每年都要涨价,这给了消费者心理安慰,例如两万买进劳力士,过了一年后它变成三万了,消费者看了之后很安心。我们的回收价格参考国内官方价格,打个比方,如果是两万零售价,全新的回收大概在1.2万元,但之后到三万了,我们的回收可能是1.6万了,因为参考基数不一样了。”李日美介绍,寺库接收的款式根据品牌、款式、市场热度、质量、追捧度、是否名人明星在用等因素。“例如Celine的包,笑脸的和蝙蝠包,比较好卖,其他就收得少了。”

二手市场在中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二手奢侈品市场比中西部更加繁荣,一线城市对二手奢侈品的消费意愿高于二三线城市。市场繁荣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越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进行二手奢侈品交易的意愿就越低。例如在华北和华中,几乎没有这样的买卖需求。而一线城市中,上海甚至三分之一的奢侈品消费人群有这个观念。华南、西南、东北都有着不错的表现。究其原因,经济越不发达地区,人们越看重面子,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企业家,基本上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当地的关注中心,用品牌显示身份是他们的唯一想法,而二手交易与这点背离,这导致他们对购买二手奢侈品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此外,二手奢侈品市场是由“以卖为主,买卖皆为主,以买为主”三个群体共同参与组成的。对很多地区来说,除了富豪就没有消费奢侈品的人群了。另外,一线城市的人们对奢侈品有更多了解,并对二手商品有更多观念的改变。相反,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较慢,信息闭塞相对,对奢侈品知道较少。

全新的二手

在中国,二手并不等于旧货。这点是中国二手交易最大的特征之一。因此,不能把中国新涌现的这些二手商店与伦敦或纽约商业街上的那种旧货店混为一谈。

如果你到上海的二手店去看看,便发现店内的货架上陈列着几乎是全新的二手包包,价格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那些卖掉手包的人并不是为了钱,这一点与西方消费者在经济低迷时期卖出奢侈品不同。即便在中国经济增长率放缓的今天,也没有人为了养家糊口而卖掉他们衣柜里的古驰。中国消费者曾经认为他们非常有钱而不需要买二手货,但随着他们旅行经历的增多,如今他们熟知二手商店这些外来词。

地区不同二手消费心态也不同。李日美对各地客户群的心理了解透彻,他说:“上海、北京市场活跃,拿来卖和过来买的人都比较多。还有出国的人多,消费观念超前。在成都,东西好卖,新的多,拿来寄卖的少,因为他们的观念,期望太高,一万买的,他用了之后期望卖八千,但其实可能就只值四千了,相对来说保守一些。上海这里,只要价格适中,卖出去就行了。款式方面,上海比较时尚,应季的,国内还没有的,在国外已经上市了。北京还是时尚感差一点。”

而戴汉辰则认为中国内地的消费者对品牌只是停留在盲目崇拜。“香港特点,文化潮流比较快,大陆相对滞后处于发展阶段,还处于培养教育客人群体的阶段。消费者对品牌文化几乎没有追求,大都看重的是哪些贵,哪些体现身份,对品牌背景、品质、材料都不管,盲目崇拜,能证明财产和地位就好了。这个情况很普遍。”

礼品市场

之所以中国的二手奢侈品多为全新,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特有的奢侈品消费现象—送礼。业界估计,早期80%的名牌被买来作赠礼,礼物的受赠者以男性为主。

由于许多人的奢侈品都是送礼,或者送给别人礼的。它们普遍都很新,“二手奢侈品”或许改为“闲置奢侈品”更贴切。寺库方面表示,‘闲置奢侈品’其实应该定位一些真正的奢侈品玩家—一些常年消费奢侈品的人。

一位寺库的员工透露,“由于每个奢侈品都有自己的编号,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表和包刚卖出没几天,就会有人拿来寄卖”。购买这些“闲置奢侈品”的人群,有不少送礼人群,而寄卖者也有许多是刚刚收到别人的馈赠。由于特殊的“礼品市场”以及奢侈品玩家定位,寺库实体店的货品大都是九成新的新品,甚至是全新货品。

为了迎合国内的市场,米兰站北京也采用了类似的经营策略。一位米兰站的员工说:“米兰站近60%的客户都是为了送礼,也因此,米兰站北京的货品收购会更为严格,基本只挑新货,近80%的货品都是全新的。”

“礼品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区别,反映在商品上便是,北京卖的手表和高价限量款的包居多,而在上海,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最新款和基本款包包—当然,无论是“礼品”还是作为消费品,大陆市场特有的“面子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都愿意购买折扣的新品。

不久的将来,二手奢侈品买卖还会持续升温。“5年左右的奢侈品可以流通,以10%至20%的流通率计算,这是个上千亿的存量市场。”谈到未来,李日美激动地说。

上一篇:日建筑师伊东丰雄夺“建筑诺贝尔奖”突破与超... 下一篇:一个地方是一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