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

时间:2022-08-19 10:53:34

浅析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

摘要:近几年来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劳动力供给总量超过了需求总量,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本文主要探讨技校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技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对技校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

关键词: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0

一、技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技校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困难与机遇并存。从大局势来看,技校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一)技校招生数量持续增长。尽管现在全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大学也在不断扩招,但全社会正在逐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而大学毕业后选择重新回技校学习的也大有人在,招生数量和质量都在连年上升。

(二)技校办学特色进一步突出,促进就业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注重调整专业结构,形成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办学的机制。与企业形成伙伴关系,开放式办学。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基本功训练,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着重培养掌握高精尖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普遍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

(三)技校适应市场的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办学层次得到提高。许多技工学校破除"等、靠、要"落后观念,主动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寻找生机,逐渐形成了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办学机制,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四)技校布局结构趋于合理,规模效益得到提高。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全国技工学校在逐年减少,而规模和层次则在逐年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困难的一面。现在全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超过了需求量,这就会使得竞争逐渐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现在大多数技校都存在一种模式---定向就业,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学校就已经给确定好了就业单位。这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多问题。

(一)消极等待心理。定向就业造成学生不但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安心学习,而面临就业是也只知道等待。殊不知在学业技能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又会有哪家企业需要。

(二)自卑依赖心理。很多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会感到自卑,会认为自己是技校生,没有高学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在这种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就会过多依赖学校的推荐就业。而学校推荐就业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会使得学生失去择业的自。

(三)盲目从众心理。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选择职业时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择业时只往人多的地方去,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四)固执狭隘心理。不顾社会需要,不顾社会分工与专业分化的辩证关系,对自己已形成的择业观念不思变通,结果是择业范围大大缩小,成功的机会不断失去。

三、技校学生的特点

要加强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分析技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系统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校生大多在15~18岁,这个年龄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思想可塑性大。这个年龄的学生思想变动大,好奇心强,但辨别能力差,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面对多彩的世界,如果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误入歧途。比如,对电脑网络信息,学生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之多,包括好的信息和不良的信息,学生总怀着好奇心跃跃欲试,但由于辨别能力差,很容易上当受骗,学好学坏有时只有一步之隔,有的学生甚至迷恋网络游戏,从而荒废学业。

(二)容易偏激和冲动。学生由于受年龄和学识等方而因素的限制,活泼好动,血气方刚,情绪波动大,容易发生偏激、冲动的失衡现象。校园里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时常发生,就是这种偏激冲动思想的突出表现。

(三)心理承受能力差。21世纪是信息时代,竞争十分激烈,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使成人也不例外,更何况技校学生,而且他们很多还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百般呵护下,缺乏必要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遇到困惑或挫折时,他们往往无所适从,悲观失望。有些学生因为做错事,被老师批评教育,就承受不了,甚至离校出走。

(四)自卑心理比较突出。技校学生大部分是升学无望之后不得已而选择就读技工学校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自己不想读而被家长强迫的。技校学生往往都有"自己本来就不是读书的料"的想法,总认为技校生比高中生和大学生低一等,有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表现在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读技校只求混日子,凡事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少数学生甚怀有"破罐子破摔"的不健康心态,不容易听进老师、同学的教育或劝告等。

四、对策

(一)以练就专业技能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首先,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课堂渗透、主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创业知识,列举一些成功人士的职业理想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有意识地诱发学生的创业需要和创业动机。学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来讲学,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甚至个体老板来兼课,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激起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生真谛,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其次,加强创业指导。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生动的事例、具体的数字,让他们充分认识市场状况、掌握创业的特点的同时,开设社会综合知识教育,传授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必备的职业道德。再次,开展创业实践。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校外其他企业进行实践,通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发挥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感、责任感.

(二)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尺。首先,从教育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开始,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挖掘自身优点,开展各种职业活动、能力测试,让学生逐步找准职业定位;其次,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课、开辟职业指导专栏、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和实习基地、邀请校友来校作创业报告的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职业,牢固树立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就业信念;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目标,设计未来人生蓝图。

(三)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

学校要求教师从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行为,做到让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与企业生产实现"零距离"对接。学校的实训车间完全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并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身着实训服、佩戴工具包进入车间上岗。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学校从设备、技术、管理水准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职业环境,让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有意识地从实训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课程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最后,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心理。

总之,技校学生的就业心理有自身的特点,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加强学生的就业基本技能、技巧培训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应对面试,怎样有技巧地回答考官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学校只是他们将自身能力得到提高的一个场所,能力的体现还要靠他们自身。

参考文献:1.《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第7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上一篇:三个宇宙速度的推导 下一篇: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