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女排文化

时间:2022-08-19 09:12:45

浅析中国女排文化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2

摘 要 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获得了世界排球历史上第一个“五连冠”,不仅开创了中国三大球翻身的新篇章,同时,更形成了一种文化――“女排文化”。本文主要是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等角度对女排文化进行解析。

关键词 女排文化 民族精神 科学发展观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获得了世界排球历史上第一个“五连冠”,不仅开创了中国三大球翻身的新篇章,同时,更形成了一种文化――“女排文化”。爱祖国、爱女排的情结在一直全国人民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全国人民喜欢中国女排,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女排辉煌的“五连冠”,更重要的是“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彰显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力量。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从那个不变的信仰中寻找到新的力量源泉。“女排文化”本身远比“五连冠”本身,更能激励国人、鼓舞国人,“女排文化”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从女排文化中汲取了力量和信心。女排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女排文化给中华民族所带来的精神激励和示范,远超过了体育的范畴,除了体育序列之外,它被升华为了民族面貌的一种代名词,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符号,它为整个民族的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昂首前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支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

二、研究目的、方法、内容

女排文化曾经是时代的主旋律,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投身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和改革开放当中。而今的女排文化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体育范畴,融入到了社会各界的工作和进步当中,成为了不仅仅拥有体育意义的一种精神面貌和时代精神。

本文所研究的方法是在先进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女排文化的产生时间,形成的背景,形成的要素,当今社会如何继续继承和发扬等现有成果的收集和参考。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手中所运用的资料、当今社会的现状、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社会各界工作等方面进行研究。真实的了解女排文化产生的原因、实质,从而进行自己的分析论述,掌握女排文化的精髓,论述女排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积淀和发扬。

本文研究的是从时代、政治、体育等多个角度分析女排文化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论述了女排文化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和进步,解析了女排文化的特征,讲解女排文化的宣传意义。分析女排文化的沉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等方面来进行。重点是女排文化的沉淀对民族精神和时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意义。

三、女排文化

(一)女排文化的由来

1981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从封闭落后到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水平和物资都十分的匮乏,整个社会的精神和物资都 亟待得到补助和支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女排得到了第三届女排的世界冠军――以七连胜的战绩!全国上下一片欢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是中国女排第一次站在世界冠军的位置上,也是我国大球项目的首次世界冠军,这次胜利意义非凡,是历史性的突破。随后直到1986年,我国女排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和奇迹。1985年5期的《当代》杂志第一次提到了“女排精神”这个名词,为祖国的荣誉奋斗、努力拼搏、坚韧不拔成为了女排的代名词,响彻了祖国大地。是这个时代,造就了女排文化。

女排文化是一种顽强拼搏、勇于胜利的精神,是祖国至上、团结一心、振兴中华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的坚强意志,是团队上下一心,精诚合作的团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排精神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和赋予了更多的内含,“女排文化”是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中被继承和发扬的,象征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种精神也成为了中华儿女追求事业的一种信念。

(二)女排文化的内涵

女排文化在30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其实质就是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以荣誉为动力,以实力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以拼搏为目标,一步一步继往开来。其基本的内含可以概括为:为集体争光、无私奉献、振兴祖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努力拼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永不言败、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求真务实、戒骄戒躁、心怀宽广。

赛场上输赢不是最重要的,不以成败论英雄是中华民族一直传承的一句话,女排文化的衡量标准并不是以成功或者失败,得到或者失去。女排文化是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一场比赛失败了我们还有下一场,我们需要的就是打出士气、打出女排精神、打出中国人的精神!我们需要胜利,但是更需要哪种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

(三)女排文化的特征

1.国际特征

女排文化给国人的启示和鼓舞是不可估量的,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都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当中所需要的,它不仅仅是鼓舞,更是对社会各界工作的一种推进。从郎平执教的美国排球队来看,其实女排文化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国家的范畴,成为了世界各个国家及民族的一种不断交流和传递的文化。美国女排良好的身体素质,加上中国女排所传递过去的那种无所畏惧、稳扎稳打、团队作战的精神,成为了美国女排2008年夺冠的基石。虽然说女排没能继续续写神话,但是体育无国界,美国女排能够胜利也侧面体现了我国女排的水平。美国女排所接受并传递的中国女排精神,也说明了中国文化被世界所接受,这也是一次国际之间文化的碰撞和洗礼,成为了女排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女排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2.创新特征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兴旺的不竭动力,女排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女排文化的同时,不断的丰满和发展新女排文化的内涵。中国女排有辉煌也有失败,客观的讲,再辉煌的历史都不允许我们对劣势产生盲区,中国女排在挫折中成长,在困难中创新,克服了种种失败的指责和压力,坚持大胆创新,吐故纳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吸收年轻队员训练,使用各种组合,打发不断改进和创新,使用先进的指导思想,完善战术体系,年轻队员有朝气和体力,老队员有实力和经验,整个团队奋发向上。创新是整个女排团队几十年中不竭的动力和成功的源泉。

3.民族特征

女排精神是中国民族特有的、在特定时期下所产生的精神文化。女排的文化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体育界的界限,不断的发展和传递到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行业成为了全国民族的一种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都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持和鼓舞,需要一种精神,来满足整个民族的精神需求。女排的文化深刻而积极的影响了一袋又一代的人民,投入到社会的建设和改革当中去。女排文化是中国女排努力拼搏奋进向上行程的一种积极的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动力所在。

4.文化特征

自古以来,体育运动就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的演变和进步就是文化的一种演变和进步,而到如今,体育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一种文化符号,它象征着和平、进步、人性。女排的文化既满足了社会的文化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追求,同事它尊重社会道德和良性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女排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女排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贡献,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部分,与成个社会人群的心理,身体,社会结构紧密相联,这是女排文化显著的文化特征。

5.时代特征

女排文化曾经是社会的主旋律,而想要了解女排文化就要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否则就不能深刻的体验到女排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性。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了当时最热烈的口号,它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种激情和梦想。中国女排无疑是当时社会最令人崇拜和追寻的闪耀明星。

女排文化的形成和当时改革开发的步伐是密不可分的,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的复杂,人们在那个从低谷向上爬的时期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激励和鼓舞,让人们有一种自信从社会和心理的低谷跳跃到另外的一个高度。时代选择了女排,时代造就了女排的文化和精神。

四、结论

我们现在所发扬的女排文化,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好的诠释,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明灯,是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法宝,它极力和鼓舞着我们不断的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女排文化不仅仅是中国女排届的文化遗产,更是体坛界、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上世纪80年代胜利果实的总结,是当今中国和谐和进步的集中体现。女排姑娘们顽强的精神鼓舞着当初在低谷时期的国民,成为了一种力量和象征,鼓舞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

女排文化从产生到今天的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女排文化不仅是体育界长盛不衰的文化,更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全年建设小康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女排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英.中国女排的奥运冠军效应[J].搏击:体育论坛.2011.

[2] 董叶.缘文化背景下漳州女排训练基地成功打造中国女排“娘家”氛围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 孔德方.“女排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4] 王宝泉.中国女排新主帅[J].中学生英语:学生综合天地.2010.

[5] 卢光保.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状况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

[6] 郝海亭,徐晓敏.中国女排竞技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

[7] 张建文,李毅钧.中外女排接发球与防守效果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

[8] 江炬.伦敦奥运会我国女排与世界强队差距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

[9] 卢光保.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竞技能力对比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

上一篇:校园足球中学阶段学生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的研制 下一篇: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