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血样临床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的探讨

时间:2022-08-19 07:41:02

艾滋病患者血样临床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的探讨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艾滋病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80-02

本科自2009年接收院内中医药治疗艾滋患者的临床血液分析工作以来,发现有一部份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但临床上没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经过观察分析,少部分是真实减少,大部分是假性减少。

为使临床检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标本采取各环节及非技术因素的干扰等进行分析,将导致本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人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各种原因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常会出现假性减少,检验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对血小板数量减少及体积异常的标本,应极为重视,注意仪器的提示,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沟通,妥善处理,现总结如下。

1实验前因素的影响

1.1实验前采血是否顺利中医药治疗的艾滋患者中,吸毒人员静脉血管长期、反复受损,导致静脉血很难采集,采血时采血时间过长,导致采血试管中微小凝血块的形成,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血小板记数可呈假性减少。

1.2血小板抗凝是否合适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血液分析,目前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时,最广泛采用的抗凝剂是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TCSH)认定的EDTA-2K盐作为血常规检测的抗凝剂。采血时,是否保证血液和抗凝剂的恰当比例至关重要,血量过多会引起抗凝剂力度不足,血小板凝集,计数结果减少。血量过少,偏多的抗凝剂会干扰分析过程,使携带污染率增加。在本实验室接受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标本中,采血量超出试管标示范围常有发生。选择优质的EDTA-2K盐,按试管标示体积采血至关重要。

1.3采血时标本混匀是否彻底本实验室接受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标本,每次采血管数2~3管,且采血体积量过大,匆忙中易出现混匀不彻底的现象,至试管中形成微小凝聚块,导致血小板记数时假性减少。

1.4储存温度及时间血小板标本应于室温保存,低温可激活血小板,被活化的血小板半衰期很短,并且最先从循环中清除,迅速灭活。血小板标本储存最佳时间应为5~30 min,最长不超过4 h。立即检测时血小板会减少。这是由于血管壁受损后会暴露出内皮细胞表面,并被活化释放出颗粒中的物质,活化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糖蛋白构象发生变化,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液分析仪误将一堆血小板计数成一个血小板。另有一部分血小板聚集体积超出血小板阈值上限之外,被误当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偏低。若放置时间过长,血小板随着时间的延长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大,则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在本室检验的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标本,多为外地、批量采血,标本到达实验室时,采血时间已超过4 h。所以受检标本应严格控制在一定时间内检测,否则会引起结果差异,失去临床参考价值。

2血小板假性减少类型

2.1乙二胺四乙酸(EDTA)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有小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但临床上没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本实验室采集没有EDTA-2K抗凝剂的全血标本,用同台血液分析仪,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快速检测矫正时,血小板计数的结果在临床正常参考范围内,其原因如下。

EDTA・K2作为血常规检验的血标本抗凝剂已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认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EDTA・K2有时能引起血小板(PLT)凝集,形成直径大的血小板团块,或凝集成带状而不被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导致用EDTA・K2作为抗凝剂出现假性血小板偏低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减少症(PTCP)。原因系个别患者血小板在EDTA作为抗凝剂时,血中可出现免疫介导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这种自身抗体FC端可与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膜上的FC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互相凝集,而使血小板计数结果数值偏低。血小板能完成上述功能是由于其膜表面具有能结合黏附性糖蛋白(GP)膜表面的受体(GPⅡb/Ⅲa),而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特异性的。此外,除血小板互相凝集成块的现象外,部分患者血小板尚可黏附在成熟中性多核细胞周围呈卫星状分布,形成血小板卫星现象,而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数值假性偏低。

2.2血小板体积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正常人血小板大小、形态之间变异较大。临床正常血小板参考值,平均直径范围:1.5~3 μm,平均体积范围:6.5~12.5 fl。但有些患者,血小板体积较大,直径在4.2~7.5 μm的称为大血小板,直径>7.5 μm的称为巨大血小板。血细胞分析仪在2~30 fl范围内分析血小板(电阻抗法),大或巨大血小板过多时,易被漏检,

而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数值假性减少。

2.3血小板冷凝集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中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标本在运送时,用冰袋直接放在标本管周围,局部温度过低,可致局部标本温度过低,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冬天气温过低,采血室、实验室无空调设备亦会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其原因是出现了冷凝集反应:冷凝集反应是指在较低的温度下血细胞发生凝集,好发冬季,一般在0℃、4℃最强,37℃可消失。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存在“血小板冷凝集素”,出现的凝集块加热不但不能散开反而使凝集加剧,有的标本在室温下也发生凝集,而不被血细胞计数仪计数(电阻抗法)。当凝集块的直径达到红细胞体积(平均直径为7.2 μm)时被当成红细胞计数,达到白细胞体积(如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直径多在10~15 μm)而被当白细胞计数。由于冷凝集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而红细胞或白细胞结果偏高。

2.4异常蛋白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中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随病程进展,其肝脏功能异常逐渐明显,常表现为脂肪代谢异常,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升高,白球比倒置等的异常蛋白血症。异常蛋白血症严重时可重度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释放出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使血小板活性增高,出现血小板聚集。同时,因内皮细胞表面ADP酶生成减少,使ADP灭活减少,促进血小板凝集,部分患者出现常规血液分析时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

3讨论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临床过程中,其血小板减少,究其原因是复杂的。有患者自身的特异性、实验前和实验中各环节的影响,还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法检测血小板,是目前主要检测仪器,但仪器计数血小板可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是复杂的,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在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如遇到静脉抗凝血血液分析仪测得血小板明显减少,而临床又不支持时应立即考虑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可能,要仔细分析,查找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各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必要时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复查校正。并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沟通,妥善处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上一篇:中医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医治疗血瘀型崩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