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8-19 06:31:40

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124-02

摘 要 基于社会保障在制度运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社会保障界对社会保障税费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社会保障的税费改革的原因出发,分析了社会保障税的优越性,但考虑到我国的社会保障国情,论述不赞同实行社会保障税。

关键词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 筹资模式 社会保障税

一、关于税费比较

1.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收的税款归国家所有,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的代价;而费则不同,它具有偿性,它是以获取某种待遇为代价的。

2.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的征缴对象以及征缴的比例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相比税收的固定性,费具有灵活性,它可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可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现实情况。

3.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基础,通过颁布法令的形式来保障其征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抗交;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强制性,但其强制性保障力度在某种程度上远不及税。

二、中国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主要是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按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别来源于企业和劳动者缴费。企业缴纳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个人缴费的标准最终达到个人工资的8%。其中,企业缴费全部计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所有权归职工个人,可以继承。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由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缴纳,国家规定了各自的缴费标准。企业缴纳比例为在职职工年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一般为个人年工资收入的2%。其中,个人缴纳的和企业缴纳的30%全部划入个人账户,企业缴纳剩余的70%建立社会统筹基金。

我国社会保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转轨造成的隐性债务问题。以养老保险为例,中国养老保险存在着两种体制变化:(1)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由企业完全负担养老金的模式向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模式转变。实际上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障制度,但却没有社会统筹基金的原始积累,社会统筹基金也就从无开始运作,隐性债务开始产生。(2)1994年开始实行“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从体制的转轨来看,开始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在继续进行社会统筹的同时,开始为员工建立个人账户,这却就造成“老人”个人账户无资金,“中人”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新人”个人账户没有做实,造成个人账户的隐性债务。

2.人口老龄化造成支付负担沉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中国人口结构从1999年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这给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1)中国现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限。(2)社会退休人员人数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递增,使得老龄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

三、关于社会保障税费的分析

社会保障的税费之争早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保障的何去何从,还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一些学者赞同费改税,他们认为:1.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社会保障的费改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结余规模越来越大,为社会保障税的征收提供了充足的基金基础。

除此之外,我国长期以来开展会保障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社会保障实践,为费改税增强了可行性。

2.社会保障的费改税可以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这不仅解决隐性债务问题,而且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将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职工以及个体劳动者都纳入社会保障的保障范围,征收面广、标准统一、来源稳定既可有效改变现行制度中的不规范性,又可增强制度的刚性。进而防止和避免筹资不到位的现象的发生,使社会保障制度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以及制度转轨带来的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因此,在他们看来实行费改税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虽然费改税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在目前现阶段,还不适宜社会保障的费改税。

(1)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国情不适应社会保障的费改税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以及医疗改革的低微成效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未得到彻底地解决。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二元经济体制也是极大的制约因素。到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费改税将会增加制度的刚性,弱化制度的弹性。因此,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还处在未定型的阶段,社会保障的费改税还不具有完备的制度基础。

(2)我国现行的“统帐结合”模式不适宜费改税

我国实行的“统帐结合”模式,在理论上讲,社会统筹缴费部分可费改税,但个人账户费改税还不大现实。如果将缴费一分为二,势必破坏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加大制度的运行成本。

(3)社会保障的费改税影响公众参保的积极性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虽然缴费纳税,可得到政府的社会公益支付。缴纳社会保障税,可得到国家对公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但这种补偿不是直接明了,显而易见的。人们将因税负增加而不满。同时也削弱了缴费与待遇之间的联系,进而影响公众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4)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改革的潮流不是费改税,而是税改费

从国际潮流来看,全球社会保障的费改税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一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福利国家费改税成为一种潮流,通过税的征收来最大限度地来保障国民的福利待遇。二是上世纪80年代,在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政府负担不断加重的形势下,这些国家开始税改费,通过引入不同形式的个人账户模式来加强缴费与待遇的联系。在现阶段,税改费取代费改税成为目前国际改革的潮流。

四、小结

社会保障税要求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但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却呈现出多层次性,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说,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费改税的时机还不成熟,基础还不牢固,建议社保费改税应当不行或者缓行。

参考文献:

[1]林双林等.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探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李明.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税.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3]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

[4]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上一篇:关于我国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融合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柳林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