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经营预算547.8亿扶植央企

时间:2022-08-19 02:05:18

国资经营预算547.8亿扶植央企

“在当前形势下,547.8亿资金的到位,对于提升中央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强企业活力,稳定央企发展信心乃至全国所有企业的信心将具有重要作用。”著名经济学家李开发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11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08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额547.8亿元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将下发至央企。这是自2007年9月《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之后,国资委首次公开对200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进行具体下达。

加快资本流动

当下,世界经济形势突变。为引导经济尽快走出低迷,国家已将宏观经济政策调至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算即国家对央企下一年的支出计划。预算计划的出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最好响应。”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专访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如是说。

他将547.8亿元资金的作用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第三季度央企存货增加的情况下,预算的出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有效增强企业信心和避免恶性商业周期的出现;二是可以针对目前央企出现的问题,加快资产流动性,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李开发从央企的重要地位阐述了该预算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这是国资委在自己管辖的范围之内帮助央企乃至其他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中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如欧美国家那样明显,但从长远来看,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出来。中央企业涉及到国家能源、通信等重要领域。加强对它们的预算开支使其逐步摆脱困境,可以带动其他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合理分配预算

据悉,该预算将分为三部分支出:270亿元用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中央企业新设出资和补充国有资本,占到总预算金额的49%;用于支持特大自然灾害中损失较重的中央企业灾后恢复重建的预算支出为196.3亿元,约占36%;剩余的81.5亿元用于推进中央企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约占15%。

曹和平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由于国家的需要,很多的中央企业从事着非营利性的生产和服务。国家对于这些企业支付预算,可以保证它们在不盈利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生产运作,是一种保险性的支出。另外,由于受到像自然灾害、国际油价变动这些不可抗拒的因素的影响,很多央企的利润在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对于这些领域的企业给予支持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问题上,李开发与曹和平的观点如出一辙,他认为,49%、36%和15%三个数据的制定是国家通过对于央企近年来利润、税负等各项数据精确统计计算,得出资金缺口后合理分配的结果。

防备创新惰性

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要求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向中央缴纳国有资本收益。今年是央企正式上缴红利的第一年。该预算中的547.8亿资金正是来源于央企上缴的红利。“以前没有上缴红利时,国家每年对于央企的投入也并不算少,但是投资的总体效果并不好。上缴红利后,企业在更注重成本运算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改革企业制度。这是推进央企走向市场化的一大措施。”李开发认为。他同时指出,企业上缴红利与政府预算支出要分开进行。政府要对企业上缴红利数目做出及时必要的评价。在政府扶持上,资金使用要与目标相结合。曹和平同样认为,央企上缴红利是由总量行政改制到国有资产市场化转变的体现。

如何引导和监督中央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管好、用好预算资金等问题,在接受采访时,李开发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提出了两点:高标准、严要求。“虽然547.8亿这个数目很大,但相对于全国所有中央企业来说,这些资金并不算多。”“高标准即将资金投在最弱的领域以获得最高的价值。严要求即在项目选择上要反复论证,严格把关,绝不浪费一分钱。”

曹和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能源交通、通信技术以及泛金融、保险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都具有一个共性特征――网络资源性。当网络资源性带来的收益率大于其它投入带来的收益率时,企业就会产生技术创新惰性。有效利用预算资金,防备创新惰性,需要决策的透明化和立法的经常化加以支持。

上一篇:行业聚焦 第49期 下一篇:借经济放缓国企强化资源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