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型农民中专班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时间:2022-08-18 10:15:17

对新型农民中专班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北京市房山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房山区农广校)开办的新型农民中专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情况等,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培养效果显著。

一、房山区农村劳动力现状

房山区现有户籍人口7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7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4.6%,约占北京市农业人口的六分之一。按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要求,房山区农广校在2006年8月初,对全区21个乡镇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选择韩村河、石楼、长阳三个乡镇的曹章村、西东村、西南章、吉羊、二站、石楼村、辛瓜地、长阳一村、小西庄、扬庄子10个村,每村发放10张调查问卷,对100位村民实施了调查,其中男60人,女40人,年龄27~55岁之间,为全面了解房山区的农民培训情况提供了科学数据。

在调查中发现,全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约8.4年,其中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40岁以下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60%。农民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就业技能(占68%)和增加自身收入(占63%)。因此,农民参加的各类培训以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54%和27%。与通过电视广播、VCD等培训方式相比,农民更喜欢现场实习、面对面授课等方式,分别占总人数的72%和64%,在学习时间上以不超过15天的短期培训为宜。

二、针对实际,下沉办学中心

韩村河镇位于房山区西南部,下辖27个行政村,全镇户籍常住人口为384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041人,农业人口33438人。农业产值在全镇的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很小,只占4%,2003年农业增加值为4000万元。其中,牧业、种植业和林业所占比例分别为57%、37%和6%。

农村人口从业人员15829人,占总人口的41.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5480人,工业人口2401人,建筑业人口3564人,运输业1512人,服务业973人。2000年全镇6岁以上人口为36811人,其中,初中以上学历的有29117人,占79.1%;高中及中专学历的有4414人,占11.26%;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89人,占1.06%。

农广校多次派调查员与农民进行接触,发现多数农民期待一种在家门口学习,并有实际效用的培训形式。其中,愿意在本村接受培训的占到总人数的85%;在专业需求上,计算机应用和园林很受欢迎。

具体的实施方式:农广校与韩村河镇政府合作,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韩村河镇的主导产业,根据农民切实需求,发挥房山区农广校的师资和远程教育优势,实施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分专业对广大农民开展多方位的培训。通过学习使农民掌握相关专业的实用技能和将来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取得相关专业的劳动技能等级证书和中专学历证书。中专学历教育所需学费、书费由房山区农广校承担,劳动技能取证费用由乡镇政府承担,农民个人免费获得教育培训。

2007年4月18日上午,“房山区农广校韩村河镇新型农民中专班开学典礼暨韩村河镇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启动仪式”在韩村河镇韩村河山庄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专业主要以计算机为主。

三、以人为本制定教育教学管理措施

在该计算机培训班的567名学员中,40岁以上178人,40岁以下389人,男学员83人, 女学员484人,村干部36人,党员41人。新型农民中专班学员中女学员占84%, 其中40岁以下的又占到68%。这些女学员,上有老,下有小,家务比较繁重,还有一部分学员在乡镇企业工作,这些都是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面对学员的具体情况,房山区农广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一)切实解决农民的工学矛盾

首先,按照村和地域来分班,一般是一个村一个班,较小的村就几个村合并成班,班长由在村委会任职的学员担任,以便于学员的相互联系。

第二,学员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不能来学习,向班主任请假后,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可在其他班的上课时间来听课。这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可有效解决学员的一些实际困难。

(二)加强教学管理,大胆创新

针对新型农民中专班,专门选派业务骨干,成立了新型农民中专班教研组,每周五下午定期召开教研会,根据学员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1.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新型农民中专班教师岗位职责》、《教案检查制度》、《新型农民中专班学员管理规定》、《优秀学员评选条件》等,各项制度调动了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

2.抓好教师的备课管理。一是备学生,新型农民中专班招收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照顾到大部分学员的基础为原则,使教学内容难易适中,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备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各学科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员更快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

3.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收集整理学员学习需求,在不脱离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满足学员的要求,做到有问必答,转变教师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知识传授给广大学员,力争做到实际、实用、实效。教师定期家访,随时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困难,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办学效果

一个多学期的时间过去了,学员无论在学习态度上,还是学习效果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员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

孤山口村学员姜淑平一直在孤山口鸭厂做饭,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从开学到现在,每天坚持中午做完饭后,再骑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学校学习,从未耽误过一节课。她自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定要学好计算机,实现二次就业,做一个新型农民。还有很多学员,为了学好计算机,专门购买了电脑。他们说:感谢农广校,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一定会珍惜。

(二)利用计算机知识增收致富

计算机班的学员现在100%能编辑、会排版,汉字输入每分钟达到30字的学员有20多人。五候村学员赵晓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还依靠网络实现了增收致富。她们家饲养的小狗要销售时,赵晓娟把关于狗的信息、照片都传到网上,明显拓宽了销售渠道。

(三)学员和教师之间互相影响

学员的学习精神感动了任课教师,两位任课教师孩子虽小,但她们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在教学中从点滴做起,结合学员实际,把枯燥的计算机术语变成生动、有趣的语言,便于学员吸收。她们这种敬业的精神,又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很快的掌握了技术要领。

孤山口村学员陈光晗作诗称赞农广校新型农民中专班:“韩村河镇送春风,农广校人育新农,科技绿化山河壮,花开铁树满枝荣。”

2007年11月13日上午,房山区农广校和韩村河镇的领导到学校新型农民中专班看望学员和教师,仔细询问了学员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学员合理安排时间给自己充电、增长致富本领、提升个人素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对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培养农民学习积极性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今后,在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中,一定还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深信,只要努力坚持“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这一宗旨,一定会把培养新型农民的工作做好、做实。

上一篇:油豆角新品种介绍 下一篇:春辣椒露地栽培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