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时间:2022-08-18 09:47:58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摘要: 基于本科教育存在"理论化"的倾向,本课题组对这一现象进行长期分析研究,并提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该模块为由"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构成,他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经验。该体系已经推广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等专业,为我校理工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ndency of "theorization"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ur research group makes a long-term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puts forwar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training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 module is made up of production internships and graduate design, which systematically trains students' operational capability of engineering and enriches their work experience. The system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major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tc., 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our school.

关键词: 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pplied undergraduate;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33-01

0引言

就科研水平,研发能力、学术知识,三江学院的学生在第一次就业方面比不上重点院校的学生。因而,进入学校、科研院所的机会很少,当然学习很好的学生也有这个机会,但这毕竟不是我们的主要就业渠道。而且,三江学院作为一所独立民办院本科院校,其招生为三本,多为不爱钻研学术的学生,我们必须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在人才培养方向要与重点院校相区别开,我们要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既不同于研究型的本科人才,又不同于高职高专人才。另外,一方面重点院校学生不乐意进入生产线第一线,另一方面企业不愿意给生产线新工作人员(一般员工)支付像研发部门一样高的薪水。

1企业的需求

与信息相关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靠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地降低价格,提高产品性价比。此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2007年11月某企业录取我系19位应届毕业生;2009年1月,某IT公司要求我系推荐33位应届毕业生就是很好的例证。

现代化的工业企业设备先进,生产水平和工艺水平都较高,对应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潜力的发挥,削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校企合作办学,加强了学校与工业企业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发展工作得到加强,培养的人才素质得到提高,企业则依托科技进步,增强了企业技术力量,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实现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依存。

2校企合作

事实上,就业难不是因大学生数量多了,而是大学生的质量存在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为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三江学院立足于坚持“毕业后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构造了如图1所示的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操作能力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根据“优先满足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思想,发展与相应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②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编写和出版系列配套教材。③与合作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④根据合作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和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⑤组织学生顶岗参加工程项目和做毕业设计,并通过毕业实习推荐毕业生就业。

为更好地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已经与江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扬州晶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宜兴市八达晶体管厂、中电电气(南京)光伏公司、南京东方激光有限公司等17家相关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2005年以来,共到21家校外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聘请企业骨干定期地给学生讲学或举办专题讲座,介绍在生产科研中的经验体会。组织学生顶岗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基于订单模式、以实习生方式推动就业。

3成效

通过对几届学生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发展前景良好。2005年以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向东光电子、中电电气、江苏通信服务、恒电电子、熊猫爱立信等合作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毕业生。如今,首届毕业生大多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栋梁之材。用人企业和单位普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较高,认为我校的学生既能干又留得住。

4其他专业的应用

同样该“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工程操作能力”也可以通过调节其中的具体细节后适用于其他理工课专业,来提高学生的工程操作能力,加强与工业的联系,目前在三江学院已经成功应用于通信等其他专业。

参考文献:

[1]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05).

[2]罗尧成,滕跃民.校企互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03).

[3]高艳,荆静,高丙云.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上一篇:基于MATLAB和ModelSim的软件无线电课程实验设... 下一篇:校企合作,加强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