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的“他者”视野研究

时间:2022-08-18 09:39:27

高校德育的“他者”视野研究

德育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授。高校德育是根据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进行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心理的教育。本文从受教育的“他者”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的行为模式、心理机制、时代要素以及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分析当前德育教学的普遍模式和内容结构。

德育教育 培养目标 高校工作

德育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授。不管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都是在告诉被教育方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先进的,或者以一种相反的方式。德育的基本预设是:德性可以培养,人的德性应该随知识的提升、社会化的进程而提高。社会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以明辨优劣,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养以明辨是非,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以明辨善恶,而作为大学生,或者说经历过大学正规教育的人,以上的素质是必备的。所以,在德育的范畴内,同时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内容的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知识内涵;作为个体修养行为要素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和道德素养。所有的德育设置,包括德育硬件的教育方、受教育方和教育内容以及德育软件的德育环境、德育文化等,都围着以上的两方面内容——传授德育知识,养成德育人格。而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都在受教育的“他者”(the other)。“他者”的行为习惯、价值标准、思想水平乃至其作为公民和劳动者等社会角色的合理性状况,就是德育目标实现的最切实的考察。

本文从受教育的“他者”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的行为模式、心理机制、时代要素以及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分析当前德育教学的普遍模式和内容结构,并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他者”的德育

一般而言,在教育中,我们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意味着,教师掌控着教育的全局,包括知识授受的范围、知识授受的方式以及知识授受的途径。主体意味着,学生决定着对于知识的态度、对于教师的态度以及对于知识授受方式的态度。德育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德”的内容阐发和传达,但最终的“德性”却在于学生的自我表达。也就是说,知识形态要在学生身上转化为行为/意识形态,才是德育的最终归结点。由此,德育从一种知识主导转变为一种行为/意识主导,德育的“他者”应该走向德育的前台,成为“他者”的德育。这种转变意味着,知行(意)合一如何达到,是德育应该始终面向的问题。

高校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年满18周岁,在法律意义上属于成人的范畴。所谓成人或成年人,主要是指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种能力,基于对其生理、智力发育、习惯和社会要求的综合判断。年龄构成以及与年龄相关的能力结构的判断,有利于在德育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最好以一种活动教育的方式,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知识传授,这个方面,卢梭、罗素等西方思想家都有过细致的分析。高校教育是成人教育,教育的双方都是完全的行为主体,而德育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传授,有着与一般专业知识不同的独特性——政治教育,小学、中学已经了解,如何进一步的在扩充知识的基础上,成为大学生建立于理性认知基础上的认同;道德教育,小学、中学的教育大致上在于遵守什么样的道德,高校德育应该告知大学生什么呢?思想教育同样也存在以上的问题,也需要寻找相关的解决途径。这种独特性更多的在于,作为单纯知识的内容,大学生一般已经有所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说服力的论证并让他们奉行。

马克思?韦伯曾提出过“价值中立”的思想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心理学的领域。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价值中立的方式,进行德育知识的探讨和引导,借以深化德育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自我确证主流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如对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可以借由教师提出具体的内容,并提供引导性的参考资料,然后让大学生进行讨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民,在此基础上,进而促进社会人的发掘和自觉,促使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和个体担当的角色自我调适。一味的价值灌输对成人学生可能造成一种深刻的去主体性担忧,从而导致普遍的懈怠和关于有用性的追问。这种追问,与其说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表征,毋宁说是将德育外化为一种完全与己无关的、被迫参与的、可有可无的游戏——事实上,大部分大学生依然有对人生和前途的茫然和困惑,德育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答案的要件,但是,课程模式和灌输方式损害了主体性的接纳门径,忽视了个体差异性和个体申诉欲望。所以,构筑主体性的自我学习和价值认知就非常必要。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主导以一种自我克制的中立姿态,进而凸显大学生自我建构主张和理性主体地位,在知识——价值、价值——意识、意识——行动的三段模式中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任务。

事实上,成人的“他者”的主体性维度还可能存在的问题可能表现为:基于地域差异、家庭背景、文化观念差异的德育问题;基于身份变迁和角色转换的德育问题;基于边缘个体的德育规劝和德育惩戒等问题。德育并不能对所有个体一视同仁、一概而论,主体性本身就是以差异性为前提的。

二、“他者”的时代

近二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翻天覆地变化的年代,同时也是人的文化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及道德认知等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革的年代。在这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信息,察觉不同的文化元素和行为主张,生成多元主义的思维方式。同时,社会的快捷变化,使社会的公共文化整合脱力甚至缺失,让社会元素、社会心理产生不可控的多极化景象,产生出深刻的时代化鸿沟和个体的“我”化或原子化倾向。德育这种建基于社会习俗、公众认同、文化主体等的学科,在这种社会景观前面临着如何教、如何入脑、如何成“行”的问题,细致的分析“他者”身上的时代元素,是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最佳途径。

1.时尚元素,到达“他者”的教育捷径

时尚是现代社会思潮、社会特征和社会行为的结合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甚至 与思考方式等。福柯说:“人生劳作的主要兴趣是使自己成为不同于昨日的另外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时尚和所有人的自我建构相关联。对于青年人来说,时尚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是时尚的化身,因此,时尚是不可颠覆的,时尚和青年的共同参照就是他们自身——大学生更是如此。德育无疑是严肃的,大学是人力资源的宝库,而德育是指引的灯塔。但是,在严肃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形式的创新,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显然是可行的。

上一篇:给宝宝吃对调料 下一篇:企业工件开发与课程项目研究